图7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
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
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果蝇缺失1条IV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1条IV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则F1中
A.缺失1条IV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占3/8 | B.染色体数正常的白眼果蝇占1/4 |
C.缺失1条IV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4 | D.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1/4 |
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F1的遗传因子组成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
研究人员为探究荞麦主茎颜色和瘦果形状的遗传规律,以两种自交可育的普通荞麦纯种为材料进行杂交试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亲本 |
F1表现型 |
F2表现型及数量 |
绿茎尖果×绿茎钝果 |
红茎尖果 |
红茎尖果271红茎钝果90 绿茎尖果211绿茎钝果72 |
A.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由细胞核中遗传物质控制的
B.荞麦的主茎颜色和瘦果形状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C.荞麦的尖果与钝果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
D.荞麦的绿色茎与红色茎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
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②沃森、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④⑤ |
下图表示人体的一些生命活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过程的细胞核膜、核仁始终存在 |
B.②过程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
C.③过程中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下降 |
D.④过程中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不会发生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