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的国民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表(单位:亿美元)对表中数据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年份 |
美国 |
欧共体 |
日本 |
1956 |
34.88% |
15.85% |
4.26% |
1973 |
27.08% |
27.017% |
18.023% |
A. 福利政策的实施减缓了美国经济发展的步伐
B.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美、日、欧三足鼎立之势
C.表中的经济现象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
D.欧、日经济的发展威胁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1917年4月17日列宁在《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中指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为此,他为布尔什维克党制定的任务是
A.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
B.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
C.没收垄断资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D.选举产生苏维埃政府,行使人民民主权利 |
1655年法国科学家帕斯卡写道:“人只不过是一株芦苇,本质上是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株会思考的芦苇。……所以我们所有的尊严都在于思考……通过思考,我们理解世界。”这一思想反映了.
A.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 |
B.宗教改革中的因信称义 |
C.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主义 |
D.工业革命后的空想社会主义 |
某学者认为中国人文精神的基本旨趣是实现人内在的某种理想人格。那么如果要“实现人的一种彻底的精神自由”,下列主张与之相符合的是
A.老庄道家的“乘物游心,亲近自然” |
B.孔孟儒家的“修齐治平,内圣外王” |
C.韩非法家的“抱法处势,道法者治” |
D.墨家的“兼爱非攻,上同而不下比” |
1957年西欧六国签订《罗马条约》。对此,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会见法国代表团时说:“(欧洲)共同市场建成的那一天,将是自由世界最美好的日子之一,甚至要比赢得战争(‘冷战’)胜利的那一天更加美好。”美国支持“共同市场”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美国希望欧洲一体化为其推行霸权主义服务 |
B.欧洲一体化旨在摆脱美苏“冷战”的威胁 |
C.欧洲一体化增强了其对抗美国的实力 |
D.“冷战”的形成是欧洲一体化的必备条件 |
据统计1912~1913年,北京政府颁布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这些法规和政策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是
A.保证民族工业长期稳定发展 | B.民族工业生产布局日趋平衡 |
C.规范了民族工业发展的秩序 | D.民族工业生产结构日趋合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