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是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的国民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表(单位:亿美元)对表中数据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年份
美国
欧共体
日本
1956
34.88%
15.85%
4.26%
1973
27.08%
27.017%
18.023%

 
A. 福利政策的实施减缓了美国经济发展的步伐
B.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美、日、欧三足鼎立之
C.表中的经济现象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
D.欧、日经济的发展威胁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789 年选举产生的第一届国会着手起草了《权利法案》,即宪法的前十条修正案。这些修正案不断地提醒着人们,新建立的联邦政府在行使它的权力时,必须时时注意对个人自由的保护。这份《权利法案》

A.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确立
B.主要为了限制王权,保证议会权力
C.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独立宣言》的基本原则
D.标志美国 1787 年宪法存在的局限已完全解决

“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制度创新(使国家)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善的例子。”这个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C美国D.德国

唐初唐太宗设政事堂辅制天下:“政事堂者,君不可以枉道于人,反道于地,覆道于社稷,无道于黎元(指黎民),此堂得以议之。臣不可悖道于君,逆道于仁,黩道于货,乱道于刑,克一方之命,变王者之制,此堂得以易之。”据史料判断最初政事堂拥有的权力主要是

A.行政权 B.决策权 C.审议权 D.立法权

西方人把科举制看作是“中国第五大发明”。下面有关科举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科举制推动了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向贵族政治的转变
B.科举制的发明,有利于摒除权力的干扰,保证选拔的公正、公平
C.科举制是维系儒家意识形态和儒家价值体系的正统地位的重要手段
D.科举制的实行,在制度上使国家政权向社会各阶层开放,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古代某一地方制度作出了如下评价:“(它)就是一个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这一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