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一组细胞分裂图像,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乙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为AaBbCC,丙产生的细胞基因型为ABC和abc |
| B.甲、乙、丙三个细胞中均含有二个染色体组,但只有丙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
| C.甲细胞形成乙细胞和丙细胞过程中产生的基因突变通常都能遗传到子代个体中 |
| D.丙细胞产生子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
赤霉素可以通过提高生长素的含量间接促进植物生长。图1是为了验证这一观点的实验方法,图2是生长素合成与分解的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1图2
图4-9-4
| A.图1中放在两个相同琼脂块上的幼苗尖端的数量应该相等 |
| B.若对1号幼苗施加了赤霉素,则放置琼脂块的去尖端胚芽鞘会向右弯曲生长 |
| C.若继续探究赤霉素提高生长素含量的机理,则可以提出以下假设:赤霉素促进生长素的合成、赤霉素抑制生长素的分解、赤霉素促进生长素的合成同时抑制生长素的分解 |
| D.若赤霉素是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合成来提高生长素的浓度,则可以提出假设:赤霉素通过促进生长素基因的转录,从而翻译出更多的生长素 |
根冠内能分泌一种激素,并且能主动地向根尖的伸长区运输,与分生区分泌的低浓度IAA的作用相反,与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有关。若对玉米根冠做以下四种处理,请根据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特点判断四个根尖可能向左弯曲的是( )
A B C D
图4-9-3
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图4-9-2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 )

图4-9-2
①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茎的生长起协同作用②浓度高于10-6 mol/L的生长素会抑制该植物茎段的生长③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M值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④该植物茎中乙烯含量的增加会促进生长素的合成⑤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和乙烯的含量达到峰值是不同步的
| A.①③④ | B.③⑤ |
| C.②③⑤ | D.①④⑤ |
甲图是水平放置在黑暗环境的植物的生长素运输情况,乙图是不同浓度生长素对顶芽和根部生长的生理作用,丙图是来自同种植物相同部位的茎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图4-9-1
| A.根部向地生长,且根部与顶芽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相等时,则其浓度范围为(c~d)mol·L-1 |
| B.图乙中曲线②代表的是根 |
| C.图甲中生长素水平方向①②的运输方式是简单扩散 |
| D.将丙图两茎段正确插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易存活的是② |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失重状态下根失去向地性的原因是生长素不能极性运输 |
| B.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扦插枝条的下端,生根效果一定不同 |
| C.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精的二倍体番茄子房,可获得四倍体无子番茄 |
| D.细胞分裂素能促进果实的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