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1分) 在高效复习课堂中,同学们利用“硫酸、硝酸钡、氢氧化钠、碳酸钾” 四种物质的溶液对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再探究。

【知识回放】
通过判断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能否发生反应,我能写出其中符合下列条件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⑴一个中和反应                   
⑵一个有沉淀生成的反应           
【挖掘实质】
(1)图1是HCl和NaOH在水中解离出离子的示意图,我发现HCl在水中会解离出H+和Cl,NaOH在水中会解离出Na+和OH,以此类推硝酸钡在水中会解离出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2)图2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该化学反应的实质可以表示为H++ OH=H2O,我也能用同样的方式表示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发生反应时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实质   ④  
(3)通过探究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是否发生反应的实质,我发现NaOH和H2SO4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因为溶液中的H+和OH不能大量共存;   ⑤      溶液和   ⑥    溶液也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任写一组物质,下同),因为  ⑦   ⑧  ⑨  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因为  ⑩   (填离子符号,下同)也不能大量共存。
【知识升华】
通过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的再探究,我得出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实质是   11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学习碳酸钠的性质的课堂上,老师在碳酸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在滤出沉淀后的滤液,引导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同学们通过讨论认为溶质是NaOH、Na2CO3、Ca(OH)2中的一种或两种,其可能情况有三种:①NaOH;②NaOH和Na2CO3;③
小伟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请你帮助完成。

实验步骤
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⑴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产生
假设③成立
⑵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放出无色气体
假设成立
⑶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或足量稀盐酸
没有明显现象
假设成立


小强根据小伟设计的实验方案,在滤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产生该现象化学方程式为。因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只有假设成立,该假设成立说明教师做的实验是(选填“恰好完全反应”、“Ca(OH)2过量”或“Na2CO3过量”)

化学课上,老师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了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Ca(OH)2=CaCO3↓+2NaOH。据此现象,老师提出如下问题,请回答:
(1)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小明认为有以下四种情况,请你替他补充完整:
情况①:
情况②:NaOH和Na2CO3
情况③:NaOH和Ca(OH)2
情况④:NaOH、Na2CO3和Ca(OH)2
小红认为只有三种情况,其中情况(填序号)不可能,理由是
(2)为了进一步确定反应后溶液的成分,小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情况(填序号)不可能
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情况③正确


同学们的回答,得到了老师满意的赞赏。

某研究型学习小组的同学在用浓硫酸处理废锌片时发现产生的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这种现象引起同学们的思考和研究。
【提出猜想】对产生的气体进行猜想:
猜想1:可能是H2;
猜想2:可能是SO2;
猜想3:可能是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
【实验方案】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研究(夹持仪器已省略,假设装置中的反应都进行完全)。

【问题讨论】
(1)如果装置A中没有明显现象,装置C中的现象为则猜想成立。
(2)如果装置A中的现象为,装置C中没有明显的现象则猜想成立。
(3)猜想3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4)装置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思维拓展】
实验室中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小组内一同学又设计了判断SO2与NaOH溶液能否反应的装置(如图),实验时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就得出SO2与NaOH溶液反应的结论,其同学认为这一结论不严谨,理由是。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需做的对比实验是

(1)实验室给你提供了下列仪器,请选用合适的仪器完成指定的实验。

①要制取较多的O2用来探究其性质(要求制取过程中可以添加反应物),组装气体发生装置需要的仪器是___ ___(填序号),收集氧气应采取___ _____法。
②提纯粗盐时,过滤需要选用上述仪器中的_____ ____(填序号),除此之外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 _________ ______(填名称)。
(2)美羊羊同学在购买回的袋装薯片中发现还有一个小袋,上面标有“成分:CaO、Fe;作用:防潮、防氧化;警告:禁止食用”等字样,撕开小袋,发现里面的固体粉末有少许是棕红色的,大多数是灰白色的。经过分析,她认为棕红色粉末是Fe2O3,灰白色粉末应该含有CaCO3和Fe,为验证自己的判断,美羊羊同学打算进行实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
【实验目的】证实灰白色粉末中含有CaCO3和Fe。
【实验设计】装置如下图所示:

【实验预测与分析】
①若要证实样品中含有CaCO3,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____________,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_____
②若要证实样品中含有Fe,E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_________,此时C装置的作用是____ ____________。
③看了美羊羊同学的分析结论,有同学认为小袋内灰白色粉末中还应该有别的物质,请你写出其中一种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

通过学习碱的性质,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的“氢氧化钙是否变质以及变持的程度”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⑴提出问题:氢氧化钙是否变质?
⑵猜想与假设: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样品存在三种可能情况:没有变质;部分变质;完全变质。
⑶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及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振荡,静置
①取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
②倒去上层清液,再向试管中注入稀盐酸
①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部分变质
①无色酚酞试液不变红



②没有气泡产生


⑷小结与思考:
①小蔓同学根据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确定该样品已部分变质,请写出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农业上常用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