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种改造和变革社会的执著探索精神;一种团结战斗的精神。”下列能够说明这些结论的有
①反对巴黎和会将中国山东主权转让给日本 ②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③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探索救国出路 ④运动从学生扩大到工商界人士
|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可见其创办的目的是
| A.娱乐大众 | B.报道国内外大事 |
| C.宣传政治主张 | D.传播商业信息 |
推动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的根本因素是
| A.第二次工业革命 | B.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 |
| C.垄断组织的形成 | D.资本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
工业部门有
①电力工业 ②石油工业 ③汽车制造 ④飞机制造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天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深刻影响,这首诗赞叹的是
| A.高架铁路 | B.化学工业的进步 |
| C.电报电话 | D.火车的发明 |
英国棉织品的产量从1785年的4000万码增至1850年的20亿码;生铁产量从1740年的1700多吨增到1850年的225万吨。这些变化主要说明了
| A.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
| B.资本主义消除了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
| C.垄断组织的出现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
| D.工人劳动积极性大大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