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玻璃管竖直放置,管长48cm,其中有一段长为4cm的水银柱,将长为20cm的空气柱A封闭在管的下部,空气柱B和大气连通。现用一小活塞将管口封住,并将活塞缓慢往下压,当水银柱下降4cm时停止下压。已知外界大气压恒为76cmHg,下压过程气体温度不变,求活塞从管口向下移动的距离x.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第一象限内有一竖直挡板MN,挡板左侧存在着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右侧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在磁场中放置一小绝缘板,其上表面过原点O且与x轴成α角,x轴上的P点处有一粒子源向各个方向发射速度大小相等的带电粒子。其中一粒子沿水平方向穿过挡板MN上的小孔Q进入磁场,在磁场中偏转后垂直撞到绝缘板上,与绝缘板发生没有能量损失的碰撞,之后从
磁场边界上S点沿平行于x轴的方向射出匀强磁场。若已知AP=4L,AQ=2L,电场强度为E,带电粒子的电荷量为q,质量为m,α角等于30°不计粒子的重力。求:
(1)该粒子从粒子源发射的速度大小为多少?
(2)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为多少?
(3)粒子从P点到S点所用的时间为多少?
如图所示,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右端与一物块A栓接,物块B与A接触但不粘连,开始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现用一水平力向左缓慢推B致使弹簧压缩,当物块移动S1=0.2m时撤去水平力。在弹力作用下物块AB向右运动,AB分离后,物块B继续向前滑行
m与置于
光滑圆弧轨道底端的物块C发生正碰并粘在一起运动,最后两物块恰好能滑到
圆弧轨道的最高点:已知三物块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3,圆弧轨道半径R=0.2m,物块。A、B的质量相同m1=m2=0.2kg,物块C的质量m3=0.4kg,三物块均可视为质点,取g=10m/s2,求:
(1)B、C两个物块第一次返回到圆弧底端时圆弧轨道对两物块的支持力:
(2)A、B两个物块分离时的速度;
(3)水平力F对物块B做的功。
频闪照相是研究物理过程的重要手段,如图是某同学研究小滑块从光滑水平面滑上粗糙斜面并向上滑动时的频闪照片。已知斜面足够长,倾角α=37°,闪光频率为10Hz。经测量换算获得实景数据:sl=s2=40cm,s3=35cm,s4=25cm,s5=15cm,取g=l0m/s2,sin37°=0.6,cos37°=0.8。设滑块通过平面与斜面连接处时没有能量损失,求:
(1)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滑块从滑上斜面到返回斜面底端所用的时间
(1)由于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很短,所以在自然界一直未被发现,只是在使用人工的方法制造后才被发现。已知
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后变成
,下列论断中正确的
A.![]() ![]() |
B.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7次![]() ![]() |
C.衰变过程中共发生了4次![]() ![]() |
D.衰变前比衰变后所有物质的质量数减少 |
(2)如图所示,一质量m1=0.45kg的平板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车上右端放一质量m2=0.2kg的小物体,小物体可视为质点。现有一质量m0=0.05kg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100m/s射中小车左端,并留在车中,最终小物块以5m/s的速度与小车脱离。子弹与车相互作用时间很短,g取10m/s2。求:
①子弹刚刚射入小车时,小车的速度大小。
②小物块脱离小车时,小车的速度多大。
(1)如下图1所示,一根水平张紧的弹性长绳上有等间距的O、P、Q质点,相邻两质点间距离为1.0m。t=0时刻O质点从平衡位置开始沿y轴方向振动,并产生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波,O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2所示。当O质点第一次达到正向最大位移时,P质点刚开始振动,则
A.质点Q的起振方向沿y轴正向 |
B.O,P两质点之间的距离为半个波长 |
C.这列波传播的速度为1.0m/s |
D.在一个周期内,质点O通过的路程为0.4m |
(2)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个下表面镀反射膜的平行玻璃砖,其折射率n=。一束单色光与界面成θ=
45°角斜射到玻璃砖表面上,最后在玻璃砖的右侧面竖直光屏上出现了两个光点A和B,A和B相距h=2.0cm。己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0×10 8m/s。试求:
①该单色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速度。
②玻璃砖的厚度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