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反映了辛亥革命后20年间我国农业机器与工具进口的情况(每5年平均机器和工具年进口值)。该表能够反映的准确信息是()
(单位:1 000海关两)
年代 |
各种机器和工具(A) |
农机具(B) |
B/A(%) |
1912~1916 |
15 956 |
118 |
0.74 |
1917~1921 |
39 269 |
798 |
2.03 |
1922~1926 |
43 074 |
390 |
0.91 |
1927~1931 |
55 192 |
998 |
1.81 |
A.农业领域近代化有所拓展
B.传统农具逐渐退出农业生产
C.国民经济的发展严重失衡
D.自然经济主导地位逐渐丧失
下表是1843年英国医疗改革者托马斯·维克利的统计,该表反映了英国不同地区和不同职业人员死亡的平均年龄()
地区 |
地名 |
士绅/专业人员 |
农民/商人 |
工人/技工 |
农村地区 |
拉特兰 |
52 |
41 |
38 |
巴斯 |
55 |
37 |
25 |
|
工业区 |
利兹 |
44 |
27 |
19 |
曼彻斯特 |
38 |
20 |
17 |
A. 工业区人员尤其是工人平均寿命低
B.农村地区受剥削的程度低
C.在英国,商人也不同程度的受到限制
D.死亡的平均年龄与职业并无太大联系
“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中世纪规章条例”。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的这一观点重在()
A.肯定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合理性 |
B.强调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重要意义 |
C.分析重商主义思想对中世纪规则的突破 |
D.强调工业革命对自由主义的促进作用 |
“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的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这则材料能够反映()
A.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经济垄断 |
B.重工业的出现取决于新能源的应用 |
C.新能源的应用改变了工业结构 |
D.新能源的应用直接导致了经济垄断 |
经济史学家奇波拉说:“荷兰人摆脱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早期盛行的传统而奉行一种势必在近代推广的原则。中世纪商人一般都企图从单位商品中谋取最大利润——因而他们偏爱高档品。荷兰人从根本上转向大众产品,他们在日趋增多的活动次数中,靠扩大销售数量的办法努力增值利润。”荷兰商人热衷于大众消费品贸易的历史前提是()
A.荷兰航海业的发达促进了贸易的繁盛 |
B.资本原始积累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 |
C.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消费群体的扩大 |
D.荷兰人更加具有面向市场的盈利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