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校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要进行“估测自已上楼的功率”的实验。他们将从一楼走到三楼。
(1)实验器材有:                                        
(2)以下是小明设计的测量步骤如下,其中多余的是       (选填序号字母)

A.测出自已的质量m B.测出楼梯的总长度L
C.测出一楼到三楼的竖直高度h D.测出自已上楼所用的时间t

E. 算出上楼的功率P
(3)写出功率的表达式:P=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功率的测量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老师上完功率一节后,小红想测出自己从一楼到四楼的功率。现有如下器材:A天平、B弹簧测力计、C磅秤、D秒表、E温度计、F皮尺、G体温计。
(1)请帮小红选择最合适的测量工具(填序号)________。
(2)请帮她写出实验步骤并用物理量符号表示所测的物理量。
(3)请帮她在虚线框内设计一个实验表格。

(4)请你用所测的物理写出小红上楼的功率表达式。

如图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为6N。

(1)实验时要竖直向上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由图可知拉力大小为____N,若钩码上升的高度为10cm,则有用功是____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
(2)若仅减少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小明和小红一起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停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小明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小红认为也可以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调(选填“右”或“左”),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杠杆的两端加挂钩码,并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并测出力臂.多次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次数
F1/N
l1/cm
F2/N
l2/cm
1
1
10
2
5
2
2
10
1
20
3
2
15
3
10

实验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_______;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
(3)小明根据以上数据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_______.
(4)小红将图乙中杠杆两侧的钩码各取下一个,杠杆会_______(选填“右侧下降”或“左侧下降”).
(5)若小明只将图乙中的杠杆左侧的两个钩码取下,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侧钩码_______(说出钩码移动的方向及格数).

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液体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液体甲和乙加热.

(1)分析第1、4次,第2、5次或第3、6次实验数据,某同学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时,乙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说明乙吸收的热量多一些.这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 请说明理由.
(2)分析第2、3次或第5、6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物质的越大,吸收的热量就越.(选填“多”或“少”)
(3)通过比较第2、4次实验数据可知,物质吸收的热量多少与物质的有关,的吸热能力更强(选填“甲”或“乙”)。

液体
次数
质量m/kg
升高的温度△t/℃
加热的时间t/min

1
0.1
5
1
2
0.1
10
2
3
0.2
10
4

4
0.1
10
1
5
0.1
20
2
6
0.2
20
4

如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达到位置平衡。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为什么?
(3)实验时只有8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上每格等距,如图甲,当在A点挂4个钩码时,则怎样挂钩码可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_______
(4)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5)杠杆不处于水平位置能否平衡?甲乙意见不同。甲认为能平衡。于是他让每次杠杆倾斜时静止,做这个实验也得出了杠杆平衡条件。甲认为杠杆平衡不一定是水平的,这种说法对吗?(选填对或错),甲这种方案与乙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
由:实验方案好;理由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