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1年1月国务院新一轮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主耍内容

 
政策要点
1
2011年各城市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目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合理确定本地区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并于一季度向社会公布。
2
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多渠道筹集保障性住房房源,努力增加公共租赁住房供应。
3
对个人购买住房不足5年转手交易的,统一按销售收入全额征税。
4
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
5
严格住房用地供应管理,各地要增加土地有效供应,依法查处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行为。
6
房价过高、上涨过快的城市,在一定时期内,要从严制定和执行住房限购措施。

   
结合表格,分析我国政府此轮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是怎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科学发展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启了中华文化复兴的新征程,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人民立足于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材料二:中国“第一夫人”彭丽媛入选2013年美国《名利场》杂志的全球最佳着装榜,用她独特的“中国style”征服了世界。彭丽媛身着中国元素的民族品牌出访,一方面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品牌的风采,另一方面,也给“中国制造”以极大的鼓舞和自信。
材料三:据《证券日报》,iphone6有80%的订单在富士康,而iPhone6 Plus更是全部交由富士康生产。一部iPhone6空机价为649美元,而富士康代工组装每部手机的仅赚4美元到4.5美元,只占一部手机的千分之六;掌握核心技术的苹果公司的利润率高达七成。
运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知识,谈谈材料启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该怎样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精神”的基本内涵——“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为配合北京精神的宣传教育工作,北京电视台《这里是北京》制作了专题节目,全面对北京精神进行古今阐释。

镜头1
北京地区有史以来就是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交汇杂居之所,自辽以来,分别有契丹、蒙、汉、满等多个民族政权在此建都,使“北漂”的帝王最终变成了“土著”。
镜头2
明清以来,在京建立的各地会馆,容纳各地举子进京应试,广收天下英才,汇聚于此,促进了北京的发展。
镜头3
“国粹”京剧融合、借鉴徽腔、汉调及各种地方戏曲,改良当时在京各种剧目,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唱腔体系,一改昆曲独占高雅殿堂的局面。
镜头4
奥运场馆“水立方”的设计选址与北京北中轴线延长线的地标建筑——北顶娘娘庙发生冲突,设计最终采用了保留地标,南移场馆的解决方案。


材料二:有人指出,在城市化迅猛发展、城市竞争曰趋激烈的今天,一座城市的发展不仅需要基础设施的完善,也需要城市精神的支撑。城市精神对外展示的是一个城市的生命力、创造力;对内凝聚的是力量,是团结市民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力量。
(1)材料一的镜头共同体现了北京精神的何种内涵?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培育和塑造城市精神?
(2)请结合“文化的社会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培育和塑造城市精神的重要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先后列入宪法,这对刑事诉讼法提出了与时俱进的修改要求。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经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新的刑事诉讼法于2013年开始实施。这有利于尊重和保障人权,推进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民主化、法制化和科学化。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修正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作为东部沿海大省,取得了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社会主义新山东的巨大成就。回顾山东3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说“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解决旧矛盾、产生新矛盾的过程,更是破解发展障碍和难题的过程”。
鉴于山东的发展成就,国务院已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将继续坚持“解放思想,破解难题”的思路,稳步向前。
运用辩证的否定观分析说明,为什么“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不断解决旧矛盾、产生新矛盾的过程,更是破解发展障碍和难题的过程”。

产能过剩即生产能力的总和大于消费能力的总和,它已成为中国当前经济的新特点,也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步伐。对此,国务院要求有效化解钢铁、水泥、船舶等重点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问题,而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要根据行业特点,开展有选择、有针对性的化解工作,从而通过化解产能过剩带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请运用矛盾分析法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进行简要分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