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精神”的基本内涵——“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为配合北京精神的宣传教育工作,北京电视台《这里是北京》制作了专题节目,全面对北京精神进行古今阐释。
镜头1 |
北京地区有史以来就是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交汇杂居之所,自辽以来,分别有契丹、蒙、汉、满等多个民族政权在此建都,使“北漂”的帝王最终变成了“土著”。 |
镜头2 |
明清以来,在京建立的各地会馆,容纳各地举子进京应试,广收天下英才,汇聚于此,促进了北京的发展。 |
镜头3 |
“国粹”京剧融合、借鉴徽腔、汉调及各种地方戏曲,改良当时在京各种剧目,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唱腔体系,一改昆曲独占高雅殿堂的局面。 |
镜头4 |
奥运场馆“水立方”的设计选址与北京北中轴线延长线的地标建筑——北顶娘娘庙发生冲突,设计最终采用了保留地标,南移场馆的解决方案。 |
材料二:有人指出,在城市化迅猛发展、城市竞争曰趋激烈的今天,一座城市的发展不仅需要基础设施的完善,也需要城市精神的支撑。城市精神对外展示的是一个城市的生命力、创造力;对内凝聚的是力量,是团结市民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力量。
(1)材料一的镜头共同体现了北京精神的何种内涵?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相关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培育和塑造城市精神?
(2)请结合“文化的社会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培育和塑造城市精神的重要性。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要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面子”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人格特征、社会文化的耻感取向共同作用的综合体。适度地处理好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面子问题对于处理人际交往以及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是很有帮助的。可如今,由于中国人的“面子”情结,请客吃饭讲排场、比阔气比比皆是,导致粮食浪费触目惊心。与此同时,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低保人口,每年进口大量谷物大豆。
材料二据统计,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高达800万吨,价值2000亿元,这种“舌尖上的浪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时下,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的“光盘”运动正在兴起,
一些普通公众、餐饮业者、公益组织参与其中。拒绝“剩宴”提倡“光盘”成为更多人的共识。随着更多人加入,涓涓细流必能汇成珍视资源、反对浪费的潮流,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的良好风气。
(1)结合材料,运用传统文化在今天的知识,如何正确看待面子文化?(9分)
(2)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谈谈对“拒绝‘剩宴’提倡‘光盘’行动”的认识。
在当前,国家大力倡导建设“两型”社会,发展绿色节能环保产业。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12.12日,据新华网报道:国务院出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后,多地地方政府陆续出台政策支持推动当地新能源汽车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时尚、低碳代名词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人们关注统计
注:一方面,国家积极出台:停车费、电价、道路通行费等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奇瑞、比亚迪等国内知名汽车企业确立自主品牌战略,通过艰苦攻关,使其成本大幅降低,并且性能有了很大提升,更经济耐用。
材料二虽然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存在整车设计技术亟待提升、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性能存在差距、能源补给不便、汽车先进节能技术尚未完全掌握、新能源汽车在私人领域的推广仍然面临着“桎梏”等问题,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的制约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但是,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方向,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诸多优势,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抱有乐观预期。
材料三前不久,中石油云南炼化项目及其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和民众对周边环境的担忧。不少昆明市民对项目选址的合理性、环评报告的公开等表示不满,提出质疑和追问。事情发生后,昆明市政府通过多次召开新闻发布会、恳谈会、开微博、建科普馆等方式搭建和民众沟通的平台,还先后组织了两批考察团去广西钦州考察中石油炼化项目;同时,市政府也将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企业的监管,防止在建设和建成后出现重大环境事故。
(1)上述图表反应了什么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理论分析图表中现象出现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谈谈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抱有乐观预期所体现的辩证思维智慧
(3)面对公众的质疑和追问,结合材料三,政府有关部门怎样做才能求得最大的公认度?
某校某班同学在政治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一次以 “我们身边的经济”为主题的社会调查。以下是同学的部分调查记录:
记录一:在一家工厂的围墙上写着“以质量求生存,向市场要效益”这几个大字。
记录二:在某公园里,有几位老人在谈论物价问题。其中一位老人说:“现在一定是出现通货膨胀了,因为我昨天买的一袋面粉比以前要贵好几块呢!”
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记录一、二的现象。
在收入分配结构调整中,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社会公平正义。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控,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公平观是怎样发展的?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我们深深知道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党一定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党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