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陕西)将一只小白鼠放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集气瓶中,并密封(如图),发现小白鼠仍可存活一段时间,且瓶壁逐渐变模糊。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小白鼠能存活一段时间的原因是 。
(2)瓶壁变模糊的原因是 。
(3)烧杯中导管内液面高度的变化是 。
(4)最后瓶内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 周期 |
IA |
0 |
|||||||
1 |
1 H 1.008 |
2 He 4.003 |
|||||||
ⅡA |
ⅢA |
ⅣA |
VA |
ⅥA |
ⅦA |
||||
2 |
3 Li 6.941 |
4 Be 9.012 |
5 B 10.8l |
6 C 12.01 |
7 N 14.0l |
8 O 16.00 |
9 F 19.00 |
10 Ne 20.18 |
|
3 |
11 Na 22.99 |
12 Mg 24.31 |
13 Al 26.98 |
14 Si 28.09 |
15 P 30.97 |
16 S 32.06 |
17 Cl 35.45 |
18 Ar 39.95 |
(1)14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其相对原子质量为 ;
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X的数值= 。
(2)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填字母)。
A.质子数不同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中子数不同D.电子数不同
某校初三学生去野外野炊:
(1)野炊活动中,东东引燃细枯枝后,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2)活动过程要注意防火安全,野炊结束后,应及时把火熄灭,可采用的灭火方法有 。(写一点)
在氧气、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甲烷六种气体中(填化学式)
(1)在空气中所占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2)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是 ;
(3)有剧毒,又能作为还原剂的 ;
(4)燃烧时可生成两种产物的是 ;
(5)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 ;
(6)在一定条件下,跟氢气、一氧化碳、甲烷都能进行反应并放出热量的是 。
某化学课堂上同学们正在进行酸、碱、盐知识的探究,以下是教学片断,请你参与其中并认真填写空格.
【学生实验】将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学生板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假设】猜想①: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②: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
(1)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
实验现象:A中软塑料瓶変瘪,B中 。
(2)小红认为小华的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容器内压强降低.小明同学却对此提出质疑,他认为小华的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对比实验 .
(3)小宁设计的是通过检验生成物来验证猜想,请帮她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向B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 |
验证了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反思拓展】通过此探究实验,我们发现,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两个角度是 ; .
如下图所示箭头表示物质之间可以转化,连线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反应,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略去。已知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常见的固体非金属单质,B、C组成元素相同,C是一种有毒的气体,D是常见的金属剧烈燃烧生成E ,暴露在空气中会慢慢转化成F,E是黑色固体,F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的化学式。
(2)分别写出②③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些净水器就是利用A来达到净水的目的这里是利用A的________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