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俄罗斯叶利钦政府开始调整对外政策,推行全方位外交,具体表现不包括
A.加强与欧盟的关系,发挥在欧洲事务中的大国作用 |
B.主张与北约合作,默许北约东扩 |
C.扩大在亚太地区的影响 |
D.协调与独联体内其他各国的关系 |
一位学者形容16世纪的西班牙:“就像一张巨人之口。吞进食物,咀嚼食物,仅仅是为了把它送进器官,除了经过的气味和偶尔粘在牙齿上的一点碎屑之外,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上述“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主要是指
A.没有瓦解君主制度开展价格革命 |
B.没有经受文艺复兴的深刻洗礼 |
C.没有受到资产阶级革命风暴冲击 |
D.资本主义工商业没有发展起来 |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
B.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
C.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
“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最能说明上述观点的依据是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 B.传播基督教思想的需要 |
C.转口贸易利润的刺激 | D.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
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这表明
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 |
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 |
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
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 |
《盐铁论·水旱》说:“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下列有关汉代农业与铁器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铁器用于农业始于汉代 |
B.铁器的使用使农业开始成为“天下之大业” |
C.铁器的普遍使用促进当时的农业生产 |
D.汉代农业生产完全依靠铁制农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