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想通过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去)实验,探究SO2与Na2O2反应的产物
请分析:Ⅰ.装置B的作用 装置D的作用
Ⅱ.如何检验反应中是否有O2生成
Ⅲ.对C中固体产物提出如下假设:假设1:只有Na2SO3 假设2:只有Na2SO4
假设3:
(1)若按假设2进行,反应方程式为
(2)若Na2O2反应完全,为确定C中固体产物的成分,甲同学设计如下实验:
得出结论:假设2成立
该方案是否合理 (填“是”或“否”),理由是
(3)若假设2成立,反应前后C管增加6.4g ,请计算10g含有杂质的Na2O2固体中,Na2O2的质量分数为 (所含的杂质不与SO2发生反应)
(14分)某校进行化学实验考查时,教师给了同学们一小包黑色粉末,这种黑色粉末可能是氧化铜、炭粉或者是这两种的混合物,让同学们通过实验探究来确定。某同学探究过程如下:
(1) 提出假设:
假设1:黑色粉末是炭粉;
假设2:黑色粉末是氧化铜;
假设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设计实验方案:
他对实验做了如下设想和分析:取少量黑色粉末于烧杯中,并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则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如下表,请你完成下表。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
结论 |
① |
假设1成立 |
② |
假设2成立 |
③ |
假设3成立 |
(3) 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及分析,确定该黑色物质为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4) 拓展:为了进一步探究炭粉和氧化铜的性质,他又利用这种混合物补充做了如下实验,将此黑色粉末隔绝空气加热(若炭完全反应),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静置。请完成下列各题:
①烧杯中________(填“有”或“无”)不溶物;
②若静置后溶液呈无色,则该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
③若静置后溶液呈蓝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醇的沸点是78℃,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乙醚的沸点为34.6℃,难溶于水,在饱和Na2CO3溶液中几乎不溶,乙醚极易燃烧。实验室制乙醚的反应原理是
(1)图甲和乙是两套实验室制乙醚的装置,选装置最合适,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反应液中应加入沸石,其作用是。
(3)反应中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是 __________________。
(4)用装置乙制得的乙醚中可能含有大量的杂质,这杂质是,除去这种杂质的简易方法是。
拟用下图装置制取表中的四种干燥、纯净的气体(图中铁架台、铁夹、加热及气体收集装置均已略去;必要时可以加热;a、b、c、d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
气体 |
a |
b |
c |
d |
Cl2 |
浓盐酸 |
MnO2 |
NaOH溶液 |
浓H2SO4 |
NH3 |
饱和NH4Cl溶液 |
消石灰 |
H2O |
固体NaOH |
NO |
稀HNO3 |
铜屑 |
H2O |
P2O5 |
(1)写出制取Cl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制取NO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方法中可以得到干燥、纯净的气体是。
(3)指出不能用上述方法制取的气体,并说明理由(可以不填满)
①气体,理由是。
②气体,理由是。
③气体,理由是。
硫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气体,受热温度不同,该气体成分也不同。气体成分可能含SO2、SO3和O2中的一种、二种或三种。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通过设计一探究性实验,测定反应产生的SO2、SO3和O2的物质的量,并经计算确定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从而确定CuS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实验用到的仪器如下图所示:
![]() |
【提出猜想】
I.所得气体的成分可能只含_________一种;
II.所得气体的成分可能含有__________二种;
III.所得气体的成分可能含有SO2、SO3、O2三种。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过程(略)。已知实验结束时,硫酸铜完全分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组装探究实验的装置,按从左至右的方向,行仪器接口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填序号);
(2)若实验结束,B中量筒没有收集到水,则证明猜想__________正确;
(3)实验过程,仪器C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两个实验小组进行该实验,由于加热时的温度不同,实验结束后测得相关数据也不同,数据如下:
请通过计算,推断出第①小组和第②小组的实验条件下CuSO4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研究小组探究SO2和Fe(NO3)3溶液的反应。
已知:1.0 mol/L的Fe(NO3)3溶液的pH=l
请回答:
(1)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为排除空气对实验的干扰,滴加浓硫酸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
(3)装置B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其成分是____________,说明SO2具有________性。
(4)分析B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
观点1.____________;
观点2:SO2与Fe3+反应;
观点3:在酸性条件下SO2与NO3-反应;
①按观点2,装置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为证明该观点应进一步检验生成的新物质,其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
②按观点3,只需将装置B中的Fe(NO3)3溶液替换为等体积的下列溶液,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应选择的试剂是(填序号)____________。
a.0.1 mol/L稀硝酸
b.1.5 mol/L Fe(NO3)2溶液
c.6.0 mol/L NaNO3和0.2 mol/L盐酸等体积混合的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