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科研人员将6个培养瓶(培养液中含某种单细胞绿藻)分别悬吊于湖中同一地点的6 个不同深度:0m(水面)、2m、4m、6m、8m、10m。培养瓶中绿藻细胞的最初密度是5000个/100mL水,一周后,各培养瓶中的绿藻细胞密度变化如图所示:

(1)请根据图示,描述该曲线显示的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培养瓶的悬吊深度是5m,则绿藻细胞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个/mL水。
(3)当水深到_______m时,绿藻细胞总数不会增多。假如绿藻细胞持续悬吊在上述的深度之下,绿藻活细胞的数量将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导致各样本中绿藻细胞密度不同的环境因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该因素是如何影响绿藻细胞的密度?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群落的主要类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据下图回答问题:

(1)过程①②是指,通过该过程可获得
(2)过程③中最常用的化学试剂是
(3)过程④是的过程,与此过程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是
(4)过程⑤中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是,通过分裂形成,然后再分化形成杂种植物幼苗。
(5)用体细胞杂交方法培育番茄—马铃薯的优点是:

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郊外的一片稻田里,一种被称为“金色大米”的转基因水稻已经悄然收获。这种转基因大米可以帮助人们补充每天必需的维生素A,由于含有可以生成维生素A的β一胡萝卜素,它呈现金黄色泽,故称“金色大米”。“金色大米”的培育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酶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 -GGATCC-,酶I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

(1)培育“金色大米”的基因工程操作四步曲中,其核心是 。通过该操作形成了图中的c,它的构成至少包括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复制原点和等。
(2)在研究过程中获取了目的基因后采用 技术进行扩增,在构建c的过程中目的基因用 (限制酶Ⅰ或限制酶Ⅱ)进行了切割;检验重组载体导入能否成功需要利用作为标记基因。
(3)过程d通常采用方法,过程e运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符合要求的个体。在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关键步骤是利用含有一定营养和激素的培养基诱导植物细胞进行
(4)若希望该转基因水稻生产的“金色大米”含维生素A含量更高、效果更好,则需要通过 工程手段对合成维生素A的相关目的基因进行设计。

阅读以下材料后回答问题:
科学家在进行细胞膜化学成分的分析时,一般用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将其特殊处理后,造成红细胞破裂发生溶血现象,再将流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就是较纯净的细胞膜,在生物学上称为“血影”。对“血影”的分析得知其化学组成如下:蛋白质49%,脂质43%,糖类8%。
(1)为什么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制备细胞膜?
(2)如何处理红细胞才能使其发生溶血现象?
(3)“血影”的化学成分中主要是含有哪一种脂质?
(4)如果用植物细胞代替哺乳动物红细胞,按照上述方法步骤做此实验,要想获得细胞膜,首选必须去掉______________,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_________。

(8分)
(1)、组成细胞的元素,在干重中C的含量达到55.99%,这表明C是构成细胞的______元素。
(2)、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__________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生物大分子以_________为骨架,由许多________连接成多聚体。

下图是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指出图中错误的标号,并写出正确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参与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3)有双层膜的结构但又不属于细胞器的是__________。
(4)与高等植物相比,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特有的结构是
(5)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