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1 mol O2,测得起始容器压强为p,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 △H=-196 kJ·mol-1,维持容器温度不变,测得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0.7p,若此时再向容器中充入2 mol SO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入2 mol SO3后,SO2的物质的量增大 |
B.第一次反应达到平衡时共放出热量176.4 kJ |
C.充入2 mol SO3达到新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为1.4p |
D.降低容器的温度可使新平衡时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与第一次平衡时相同 |
下列无色溶液中,离子可大量共存的是
A.Cu2+、K+、OH-、CO32- | B.H+、Ba2+、SO32-、Br - |
C.K+、Na+、Cl- 、MnO4- | D.Ca2+、Na+、HCO3-、I- |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铁、钙、硒、氟应理解为
A.元素 | B.单质 | C.分子 | D.氧化物 |
为了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少量的溴化钠,常用的方法是往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水,然后加入苯或四氯化碳,经振荡、静置、分液,将氯化钠溶液加热排除溶解在水中的氯分子,得到氯化钠溶液。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加入苯或四氯化碳操作叫萃取 | B.苯层在下层或四氯化碳在上层 |
C.可以用酒精代替苯或四氯化碳 | D.氯水是还原剂 |
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右下图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的试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下列关于物质甲、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 | B.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 |
C.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 | D.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 |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