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中不最易被酸雨腐蚀的是
| A.铜像 | B.大理石雕塑 | C.水泥路面 | D.铝制窗台 |
下列对分子性质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甲烷难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 |
B.由于乳酸( )中存在一个手性碳原子,导致该物质存在互为镜像的两个手性异构体;生产中可利用“手性合成”法主要得到其中一种手性分子 |
| C.HF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
| D.由下图可知酸性:H3PO4>HClO,因为H3PO4分子中有1个非羟基氧原子 |

0.01mol氯化铬(CrCl3·6H2O)在水溶液中用过量的AgNO3溶液处理,产生0.02molAgCl沉淀,此氯化铬最可能为
| A.[Cr(H2O)6] Cl3 | B.[Cr(H2O)3Cl3]·3H2O |
| C.[Cr(H2O)4Cl2] Cl·2H2O | D.[Cr(H2O)5 Cl] Cl2·H2O |
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下列对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任何沉淀,所以反应前后Cu2+的浓度不变 |
| B.沉淀溶解后,生成深蓝色溶液是由于存在配合离子[Cu(NH3)4]2+ |
| C.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乙醇,将析出深蓝色的晶体CuSO4·5H2O |
| D.在[Cu(NH3)4]2+离子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 |
下列关于杂化轨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杂化轨道可用于形成σ键、π键或用于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 |
| B.分子中中心原子通过sp3杂化轨道成键时,该分子不一定为正四面体结构 |
| C.杂化前后的轨道数不变,但轨道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
| D.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分别为109°28′、120°、180° |
下列关于丙烯(CH3—CH=CH2)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丙烯分子有8个σ键,1个π键 |
| B.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都是sp3杂化 |
| C.丙烯分子中存在非极性键 |
| D.丙烯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