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采桑子·扁舟去作江南客
朱敦儒
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万里烟尘,回首中原泪满襟。
碧山对晚汀洲冷,枫叶芦根。日落波平,愁损辞乡去国人。
注:本词作于金兵南侵后词人离开故乡洛阳南下避难,途经今江西彭泽县的彭浪矶时。
(1)请指出“扁舟去作江南客,旅雁孤云”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4分)
                                                                         
(2)请结合全词,简要概述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昭 君 怨
郑 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上阕吟咏的对象是什么?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2)请具体分析下阕运用的艺术手法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注]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篱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 将:行,流过。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2)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定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
(1).这首诗的第三联运用了哪几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4分)
溪亭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2分)
请结合全诗,评析颈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2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定林(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②漱甘:用泉水漱口。③坐旷:坐在空旷的地方。④仍:又。
(1)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2)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析。(3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