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时,饱和KCl溶液的密度为1.174 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4.0mol·L-1,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30℃时,饱和KCl溶液的浓度大于4.0mol·L-1 |
B.30℃时,饱和KCl溶液的![]() |
C.将此溶液蒸发部分水,再恢复到20℃时,溶液的浓度大于4.0mol·L-1 |
D.将此溶液蒸发部分水,再恢复到20℃时,溶液的密度仍为1.174 g·cm-3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 mL 0.5 mol/L硅酸钠溶液中滴入盐酸所制得的硅酸胶体中,含胶粒数目为0.001 NA |
B.8.4 g NaHCO3固体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0.3 NA |
C.25℃时,1 L pH=l的CH3COOH溶液中含有氢离子数目为0.l NA |
D.7.8 g 过氧化钠固体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0.2NA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CH2CH3分子中的3个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直线上 |
B.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 |
C.聚氯乙烯、麦芽糖和蛋白质均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
D.CH3CH2OH与CH3CO![]() ![]() |
下列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与化学有关的事实及其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都正确的是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A |
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振荡、静置 |
溶液中出现白色混浊 |
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
B |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少量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 |
先无明显现象,后溶液变成血红色 |
原溶液中含有Fe2+ |
C |
将铜片放入浓硝酸中 |
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溶液变为蓝绿色 |
浓硝酸有强氧化性和酸性 |
D |
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1滴酚酞,然后逐滴加入稀硫酸至红色褪去 |
2 min后,试管里出现凝胶 |
非金属性:S>S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