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的活塞式抽水机从井中打水。若井中水面到活塞的距离约为5m,活塞的横截面积为80cm2,已知力臂L2=12cm,OA长50cm。(不计活塞连杆和柄的重力,不计活塞与圆筒的摩擦,大气压取105Pa)
(1)图中柄AOB实际上是一个 杠杆(填“等臂”“省力”或“费力”),小明想用最小的动力作用在杠杆AOB上把水压出,请在图中A处画出动力F1的方向。
(2)要使该活塞式抽水机抽出水,小明作用在A处的最小动力F1至少为 N。
(3)活塞式抽水机在工作前,需向圆筒内灌入几杯水,这样的目的是 ;活塞式抽水机工作过程如下图所示,合理的顺序是 。
甲 乙 丙
.要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桌上有下列器材:天平及砝码,金属块,量筒,细线,水,空烧杯,刻度尺,盛有盐水的烧杯。
(1)需用的器材是。
(2)可供参考的实验步骤是:
A.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
B.用天平称出剩余盐水及杯的总质量m2 |
C.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体积V。 |
D.用天平称出盛有盐水的烧杯的总质量m1 |
E.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3
你认为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是:。
(3)用上述测出的量写出的盐水密度计算式是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某同学依次把点燃的蜡烛、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但是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请你帮他们找出可能的原因。(写出2个可能原因)
(2)有2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了4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请分析以下数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写出2个结论)
第一小组 |
第二小组 |
|||||||
1 |
2 |
3 |
4 |
1 |
2 |
3 |
4 |
|
凸透镜焦距/cm |
14 |
14 |
14 |
14 |
16 |
16 |
16 |
16 |
物距/cm |
40 |
30 |
20 |
12 |
40 |
30 |
20 |
12 |
像距/cm |
22 |
26 |
47 |
27 |
34 |
80 |
||
像的正、倒 |
倒立 |
倒立 |
倒立 |
正立 |
倒立 |
倒立 |
倒立 |
正立 |
像的大、小 |
缩小 |
较小 |
放大 |
放大 |
缩小 |
较小 |
放大 |
放大 |
像的虚、实 |
实像 |
实像 |
实像 |
虚像 |
实像 |
实像 |
实像 |
虚像 |
(3)凸透镜的折光能力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请你就此问题作出猜想并通过分析表中数据说明理由。
“大树底下好乘凉”,这是一个众人皆知的俗语。通过学习有关物理知识,两同学对此发生了分歧:甲同学认为,打遮阳伞与在大树底下一样凉爽,因为都没有受到阳光的直射,起到了遮阳的效果;而乙同学却认为,大树底下比遮阳伞下要凉爽,这是人们的经验。
(1)你支持谁的观点?支持的理由是什么?
(2)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简明实验,来解决他们之间的争辩。(要求写出实验器材和实验方法)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个实验小组得到下列的实验记录表格:
时间/min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温度/℃ |
……90 |
91 |
92 |
93 |
93 |
90 |
93 |
93 |
93 |
93 |
(1)从数据看,第_____min的数据有明显错误,这个数据偏_____(填“高”或“低”)。
(2)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的沸点为_____℃。停止加热后,水将______(填“能”或“不能”)继续沸腾。
(3)图13所示的是甲、乙两杯水被加热时水中气泡上升的情形,其中_____可能是水沸腾时的情形。
在观察下图所示小球摆动时动能和势能转化的实验中,小涛发现小球每摆一个来回的时间似乎都相同.于是他产生了猜想,小球来回摆动一次所用时间t:
①可能跟小球质量m有关;
②可能跟绳子长度L有关;
③可能跟小球移开的距离s有关;
为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在竖直的木板上画出方格,用瓶子代替小球,并在瓶内装大米以改变质量,则:
(1)、除如下图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测出不同条件下,瓶子来回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t后,得到表中的数据.则:为了研究t与L关系,应选择序号为_________的数据进行分析;
(3)、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t与__________无关,与________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