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比较水和煤油比热容大小的实验中,小明取了两只相同的烧杯,且在烧杯里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他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热得快”给它们加热,并记录得到了下表中的实验数据,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水的温度/℃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煤油的温度/℃
20
24
28
32
36
40
44
48

 
⑴小明给水和煤油加热,选用两个同样的“热得快” 
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两种液体相比较,温度升高比较快的是________;
⑶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升温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
⑷图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线,其中____表示的是水吸热升温情况。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探究比热容的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是小莉、小华和小明三人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

⑴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约是 cm.
⑵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小华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如图所示,若要使烛焰在光屏中心成像,只调节凸透镜,小莉应将凸透镜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⑶在烛焰、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的情况下,若固定蜡烛与透镜,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屏上都不出现清晰像,原因可能是 。若固定光屏与透镜,无论怎样移动蜡烛,屏上都不出现清晰像,原因可能是 .
⑷小明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 15cm 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 实像,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⑸小莉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靠近凸透镜)之间,小明移动透镜和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将近视眼镜镜片取下,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
①为了使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小华应将光屏向_______(左/右)移动.
②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小莉同学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_______。

A.乙甲 B.丙甲 C.乙丁 D.丙丁

(6)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时,如果小明把透镜上半部分用不透明的纸挡住,不让光线通过它,则光屏上所成的像 (选填“完整”或“不完整”),像的明暗将 (选填“变亮”或“变暗”或“不变”).

如图甲为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其中A、B是两段相同的蜡烛,C是平整的白纸,E是玻璃板.

(1)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观察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A'.此时在玻璃板后移动蜡烛B使其与像A'完全重合.但小红无论怎样移动B,始终不能与蜡烛的像A'完全重合,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看到A的像属于 现象,看到B蜡烛属于 现象。
(2)取两段相同的蜡烛,目的是 关系。
(3) 实验中观察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有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
造成的;
(4)发现问题并改进后,小红重新做实验,并在白纸上记录下实验时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接着小红就在记录的白纸上进行相关处理,请问这样有什么不妥?

你认为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
(5)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如图体温计上的读数是 ℃,汽车速度表显示的速度是 ,秒表显示的时间是 s,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分度值为1 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时刻: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所用的测量工具是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填“陡”或“缓”)些。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SBCcm,tBCs,vAC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填“大”或“小”)。

张华和同学到工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张华拾到一个小金属零件,他很想知道这个零件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就把它带回学校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这个零件的密度。具体操作如下:

(1)把天平放在________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零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 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零件的质量为________g,用量筒测得零件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零件的体积为________cm3,由此可算得小金属零件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3)若该零件磨损后,它的密度将________ (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