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所示,为研究视力矫正问题,小明和小华同学用凸透镜和光屏模拟眼睛。

(1)小华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和高度,使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且三者高度相同。点燃蜡烛,将近视眼镜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的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取走眼镜,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再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时,屏上的像又变清晰了。以上现象说明:①____                         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小明将远视眼镜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的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取走眼镜,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要使屏上的像变清晰,应向________(选填“凸透镜”、“远离凸透镜”或“竖直向下”)方向移动光屏,因为远视眼镜对光线具有__________作用。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明看到运动员拉弓射箭时,拉弓得越弯,箭射得越远.小明猜想: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弹性变有关.

(1)为验证其猜想是否正确.他设计了如下实验(弹簧被压缩后未超过其弹性限度);如图所示,将同一个弹簧压缩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长度,松开后小球碰到同一位置的相同木块上,分别比较木块 ,从而比较弹性势能的大小.
(2)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3)实验中小车推动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都要停下来,这一过程中是 能转化为 能.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将小球A、B分别拉到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θ的位置,然后都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摆动到竖直位置时,将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C发生碰撞,木块都会在水平面上滑行一定距离后停止.图中的摆长L都相同,θ1<θ2,球A、B的质量分别为mA、mB(mA<mB).

(1)如图甲、乙所示,同时释放A、B,观察到它们并排摆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同时到达竖直位置.说明两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的速度大小与小球的 无关.
(2)如图甲、乙所示,观察到B球能将木块C撞得更远,可得出结论:
(3)如图乙、丙所示,是为了探究: 的关系.

某小组同学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一些猜想,小组将对猜想进行验证.

(1)如果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多个,要研究机械效率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在科学探究中被称作
(2)下列A、B是同学提出的两个猜想:
猜想A: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细线的绕法有关;
猜想B: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提升的物重有关;
(3)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准备分别按图1、图2、图3和图4的滑轮组进行实验.
(a)按图 滑轮组准备做的两个实验时用来验证猜想A的,若实验测得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 (相等/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A是错误的;
(b)按图 滑轮组准备做的两个实验时用来验证猜想B的,若实验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B是 (正确/错误)的.
(4)接着,小组进行了实验验证.

下面是小王利用刻度均匀的均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每个钩码重0.5N)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所示,在杠杆A点处挂4个钩码,则在B点处应挂 个同样的钩码,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
(3)把B点处的钩码取下,在B点处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F= N时,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拉力F向右倾斜时,仍要保持杠杆水平平衡,拉力F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在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时,有以下几个步骤,其中错误的是 ;请按照正确的顺序,把下列步骤重新排列: (只需填写序号).
①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
②选取合适的温度计;
③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④从被测液体中取出温度计读数;
⑤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