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刻度尺,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21世纪教育网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敏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质量/g |
升温10℃所 需要时间/s |
升温20℃所 需要时间/s |
升温30℃所 需要时间/s |
|
沙子 |
30 |
64 |
89 |
124 |
水 |
30 |
96 |
163 |
220 |
(1)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2)如果加热相同时间,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____(选填“水”或“沙子”)升高的温度更高;
(3)下列事实能用上述实验结果解释的是()
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会比内陆地区小 B.用盐水腌蛋,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
C.长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变成黑色 D.夏天给教室洒水,感觉凉爽
为了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小亮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把一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把一个画有角度的白色硬纸板竖立在镜面上,硬纸板是由E、F两块粘接而成,可绕接缝ON转动,ON垂直于镜面.
(1) 使E、F成为同—平面,让入射光线沿纸板上某一角度线射向镜面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ON位置.可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改变入射光线方向,观察反射光线方向改变,可知反射角___________入射角;
(3) 把纸板F前折或后折,可以知道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让光线逆着反射光线射向镜面,经M反射后,反射光线逆着原入射光线方向射出,表明反射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水的温度/℃ |
90 |
92 |
94 |
98 |
98 |
98 |
98 |
98 |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3)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下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在探究海波和石蜡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海波的温度/℃ |
40 |
42 |
44 |
46 |
48 |
48 |
48 |
48 |
48 |
48 |
50 |
53 |
56 |
石蜡的温度/℃ |
40 |
41 |
42 |
44 |
46 |
47 |
48 |
49 |
51 |
52 |
54 |
56 |
59 |
(1)在海波和石蜡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2)该晶体的熔点是℃;
(3)当该晶体的温度为42℃时,它处于态。(选填“固”或“液”)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至少需要支蜡烛,每次实验中应观察比较,并且量出.实验中用玻璃板替换平面镜是法,选用茶色玻璃板而不是无色玻璃板的原因是.如果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无法与像重合,则原因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