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2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当NO2和NO的物质的量为1∶1时,实际参加反应的Cu2S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7 | B.1∶9 | C.1∶5 | D.2∶9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含Na+数目为0.1NA |
B.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中含C—H键数目为5NA |
C.常温下,14g乙烯与2—丁烯的混合气体,含C—H键数目为2NA |
D.反应:4Mg+10HNO3(极稀) |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A.用10mL量筒量取5.45mL氢氧化钠溶液 |
B.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氨水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
C.用图1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 |
D.用图2装置分离苯和溴笨 |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正确的是()
A.向NaA1O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A1O2+CO2+2H2O |
B.(NH3)2+Fe(SO3)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2NH4++Fe2++4OH— |
C.NaH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至溶液呈中性:Ba2++OH—+H++SO42— 通电 |
D.用惰性电极电解NaHS溶液:S2—+2H2O |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Q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Y的氟化物YF3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Z、W是常见金属,Z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W的简单离子是同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小的,X和Z原子序数之和与Q的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Q |
B.X与Q形成的化合物和Z与Q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
C.Q的单质不存在同素异形体 |
D.相同质量的Z和W单质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时,Z的单质获得的氢气多 |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Na+,NH4+、S2—、NO3— |
B.c(HSO2)=0.1mol/L的溶液:K+、Ba2+、HCO—、C1— |
C.滴入少量苯酸显紫色的溶液:Na+、K+、I—、SO42— |
D.能溶解碳酚钙的溶液:Na+、NH4+、C1—、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