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梁启超在1922年这样认为:“孟子常说:‘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这句话可以说是代表旧史家之共同观念。……我们平心一看,几千年中国历史,是不是一治一乱的在那里循环?何止中国,全世界只怕也是如此。埃及呢,能说现在比‘三十王朝’的时候进化吗?印度呢,能说现在比优波尼沙昙成书、释迦牟尼出世的时候进化吗?……又如汉、唐、宋、明、清各朝政治比较,是否有进化不进化之可言?所以从这方面找进化的论据,我敢说一定全然失败完结。”在这里,他想要强调的是

A.前代胜于当代,昨天胜于今天,历史在倒退
B.治乱论比进化论更适合解释某些历史
C.一治一乱的史观适用于古代而不适应于当代史
D.古代史学观点通常缺乏史实作为立论的基础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印巴冲突的原因包括
①英国殖民主义者长期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
②把宗教信仰作为划分国家的唯一原则不利于社会稳定
③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一直未被印巴双方同时认可
④美苏大国不断向印巴双方出售武器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1979—1990年在任)进行改革,对英国的“懒人”模式宣战,铁腕对付工会改革,大刀阔斧地削减公共开支和社会福利。她坚信个人应该通过自己的力量和能力改善生活状态。上述政策的最大特点是

A.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C.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D.发展第三产业

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公开宣称:“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他们抵抗着企图征服他们的掌握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的压力。”这一讲话标志着

A.冷战序幕揭开 B.冷战正式开始
C.两极格局形成 D.北约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解释“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时引述了毛泽东的一段话:“关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承认问题,不但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就是在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也不应急于去解决。因为虽然我们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但帝国主义是绝不能很快地就以平等态度对待我们的。”这段材料体现了新中国

A.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旧外交
B.平等地与一切国家建交的愿望
C.坚决保障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
D.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他提出了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倒古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三大主义”,成为文学革命的纲领。据此可知文学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服务政治革命 B.方便民众阅读
C.推广白话文体 D.普及科学知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