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生理过程不能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葡萄糖不完全氧化分解产生乳酸 | B.兴奋传递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
C.抗体与相应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 D.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 |
下图表示同一生物不同时期的细胞图(仅画出部分染色体),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图①是某正常男孩,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为24种,数目为92条 |
B.等位基因分离不可能发生在图④,但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②的下一时期 |
C.图③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之比为1:2:2,该图是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最好的 时期 |
D.图②、图④所示过程仅发生在某些器官中,图②分裂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
有关下图所示生物学意义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害虫种群中抗药性基因出现的频率,A点比B点高 |
B.乙图中,该病的致病基因只可能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
C.丙图中,植物净光合作用最高点所对应的温度就是植物体内酶的最适温度 |
D.丁图中,曲线表示动物肌肉细胞内ATP产生量与O2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
以下关于“同位素标记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3H标记的尿苷提供给植物,一段时间后,只有分生区可检测到放射性 |
B.用H218O浇灌植物一段时间后,可在 O2中可检测到放射性 |
C.用15N标记某精原细胞的全部DNA,放入含14N的培养液中让其完成一次减数分裂,则形成的精细胞中有50%是有放射性的 |
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其他若干物种的进化 |
B.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
D.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
下图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
B.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
C.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 |
D.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