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某同学依次把点燃的蜡烛、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但是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请你帮他们找出可能的原因。(写出2个可能原因)
(2)有2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了4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请分析以下数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写出2个结论)

 
第一小组
第二小组
1
2
3
4
1
2
3
4
凸透镜焦距/cm
14
14
14
14
16
16
16
16
物距/cm
40
30
20
12
40
30
20
12
像距/cm
22
26
47
 
27
34
80
 
像的正、倒
倒立
倒立
倒立
正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正立
像的大、小
缩小
较小
放大
放大
缩小
较小
放大
放大
像的虚、实
实像
实像
实像
虚像
实像
实像
实像
虚像

 
(3)凸透镜的折光能力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请你就此问题作出猜想并通过分析表中数据说明理由。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记录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为   cm;
(2)当u =7.5cm时,像的性质为        
(3)小华多次实验后发现,当光屏上呈现蜡烛清晰的像时,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仍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光发生折射时,光路具有    

(1)灯泡 L1、L2 规格相同,按图所示电路图连接图的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最大

(2)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观察不到亮灯发光,将一根导线接在 L1 两端时,观察到 L2 会发光,据此猜想有可能是两灯的实际电功率太小,也可能是 L1 断路。扼要写出确定上述哪一个猜想正确的检测过程。

检测方法
观察到的现象
得出的结论



(3)更换元件后,两灯发光,小明用一个电压表分别测图电路中两灯电压:如图所示,将电压表正确接在 L2 两端(电路的其他部分没有画出),电压表示数如图所示,则 L2 两端电压为____V。为了测 L1 的电压,把图 24 中的导线 M 的左端从 a 接线柱改接到 b 接线柱。这样能测出L1 的电压吗?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聪估测书包重量,现有细绳、重量可忽略的长硬棒、刻度尺、一瓶 600mL 的水,空瓶的质量忽略不计。

(1)这瓶水的质量 m=________,重量 G=________。(1mL=1cm3,水的密度是 1g/cm3g=10N/kg)
(2)手提细绳,如图 21,若硬棒水平静止。在图中标示需要测量的长度。
(3)书包的重量约为________(用上述求得及所测得的物理量符号标示)
(4)若测量中硬棒挂书包一端下沉,你有什么办法让硬棒恢复水平平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灯泡 L 标着“6V 6W”,求:

(1)灯泡 L 正常发光时的电流和电阻
(2)如图所示,把灯泡 L 与电压恒为 6V 的电源相接,在 t="0s" 时刻,合上开关 S,测得流过灯泡 L 的电流与通电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1、合上开关 S 瞬间,流过灯泡的电流多大?
2、哪一时刻开始灯泡正常发光?
3、合上开关瞬间灯泡的电阻为 R1,正常发光时电阻为 R2,求R1/R2

寒冷的冬天,在观看短道速滑比赛时,潘晨同学注意到运动员都穿着带冰刀的鞋子,如图所示.为什么要穿带冰刀的冰鞋呢?潘晨同学与同桌高东诚进行了讨论,高东诚认为冰刀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小,从而增大了对地面的压强.“那增大压强又有何用?”

(1)通过网上资料,潘晨和高东诚了解到增大压强可以_____(降低/提高)固体的熔点,从而使得低温下的冰熔化成水,从而可以_____(增大/减小)摩擦力,有利于运动员的滑行.
(2)潘晨决定动手验证网上资料的正确性,将一根两端拴有重物的细金属丝,挂在一个粗大的冰块上,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将出现的现象是_____,说明了网上资料是正确的.
(3)现将装有适量水的烧杯放置在教室中的真空罩中,用抽气机向外抽气,一会将看到杯子中水沸腾了,原因是_____;继续抽气,一段时间后又看到水逐渐结冰了,结合潘晨和高东诚收集的资料和所做实验可知水结冰的原因是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