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某同学依次把点燃的蜡烛、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但是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请你帮他们找出可能的原因。(写出2个可能原因)
(2)有2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了4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请分析以下数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写出2个结论)
| |
第一小组 |
第二小组 |
||||||
| 1 |
2 |
3 |
4 |
1 |
2 |
3 |
4 |
|
| 凸透镜焦距/cm |
14 |
14 |
14 |
14 |
16 |
16 |
16 |
16 |
| 物距/cm |
40 |
30 |
20 |
12 |
40 |
30 |
20 |
12 |
| 像距/cm |
22 |
26 |
47 |
|
27 |
34 |
80 |
|
| 像的正、倒 |
倒立 |
倒立 |
倒立 |
正立 |
倒立 |
倒立 |
倒立 |
正立 |
| 像的大、小 |
缩小 |
较小 |
放大 |
放大 |
缩小 |
较小 |
放大 |
放大 |
| 像的虚、实 |
实像 |
实像 |
实像 |
虚像 |
实像 |
实像 |
实像 |
虚像 |
(3)凸透镜的折光能力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请你就此问题作出猜想并通过分析表中数据说明理由。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玻璃板应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为得到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关系,物体需放在 位置多次实验(选填"同一"或"不同"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置于光具座的A点处,蜡烛、 应置于凸透镜的两侧,若蜡烛置于B点处,得到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10厘米(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分度值为 牛,读数为 牛。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为了能直接读出力臂的数值,应使杠杆在 位置保持平衡。

通过阅读,小明知道了179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发明了最早的电池 伏打电池。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自制了一个如图所示的伏打电池,但是不能确定哪个金属片是正极。请你帮他设计实验并进行判断。
(1)写出你选用的实验仪器: 。
(2)简述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和结论: 。

小明和同学打乒乓球时,注意到乒乓球台上的球不小心就会滚到台下,落地点时远时近。小明思考:若运动着的小球从桌上滚落后,小球的落地点到桌子的水平距离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他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小球的落地点到球台的水平距离 可能与小球离开桌面的速度大小有关;
猜想二:小球的落地点到球台的水平距离 可能与桌子的高度 有关。
然后,小明选取了钢球并用高度可调的桌子与斜面组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了实验,得到了部分数据如表。
|
同一钢球, |
||
|
次数 |
小球高度 |
落地点到桌子的水平距离 |
|
1 |
0.1 |
0.65 |
|
2 |
0.2 |
0.96 |
|
3 |
0.3 |
1.16 |
(1)在实验中让钢球从桌上的斜面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其目的是: 。
(2)分析表中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是: 。

小明同学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电源为两节新干电池,滑动变阻器标有" "字样。
(1)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但电路连接不完整,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电路。
(2)小明将电路连好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发光很微弱,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左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小灯泡亮度和两表示数均不变,其原因可能是 。
(3)改正电路后,小明同学调节滑动变阻器观察到电压表示数为 ,为使小灯泡两端电压达到额定电压,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向 (选填"左"或"右" 调节。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该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为 。
(4)小明依次测出了六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所示的坐标纸上作出小灯泡的 图象。
|
电压 |
0.5 |
1.0 |
1.5 |
2.0 |
2.5 |
2.9 |
|
电流 |
0.10 |
0.16 |
0.20 |
0.22 |
0.26 |
|
|
电功率 |
||||||
|
亮度变化 |
暗 亮 |
|||||
(5)通过计算分析以上数据,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写出一条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