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每小题3分,共9分)
①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②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③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请广于君广:扩充 |
B.今日是也是:判断动词:是 |
C.秦王色挠挠:屈服 |
D.长跪而谢之谢:道歉 |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皆布衣之士也孤之有孔明 |
B.休祲降于天曹操比于袁绍 |
C.长跪而谢之国险而民附 |
D.徒以有先生也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主要写了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斗争的过程,以及斗争的结局。 |
B.第①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断然拒绝“易地”,这是双方斗争的高潮部分。 |
C.选文主要通过绘声绘色的“对话”来塑造唐雎和秦王的形象,鲜明地表现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 |
D.在这场矛盾冲突中,秦王骄横狂暴、阴险狡诈,而唐雎表现得正气凛然、不畏强暴。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解释加点词语。
(1)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2)徐喷以烟()(3)鞭数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句。
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阅读全文,“我”能得到“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
(1)俄而雪骤()(2)公欣然曰()(3)未若柳絮因风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句。(2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文中两个咏雪的比喻句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后面问题
(一)核舟记(节选)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二)核工记
山坳插一城,‘雉历历可数。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敞。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桴鼓,羞塞冻丕胜者。枕山麓一寺,老松隐敞三章。松下凿双户,可开阖。户内一僧,侧首倾听;户虚掩,如应门:洞开,左右度之无不宜。松外东来一衲,若为佛事夜归者。对林一小陀,似闻足音仆仆前,距滩半黍。近滩维一小舟,篷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舟尾一小童,拥炉嘘么,盖供客茗饮也。舣舟处当寺阴,高阜钟阁踞焉,叩钟者貌爽爽自得:睡足徐兴乃尔。山顶月晦半规,杂疏星数点。下则波纹涨起,作潮来候。《核工记》所记微雕世界是张继(诗名)意境的具体化、形象化。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佛印绝类弥勒 (2)诎右臂支船
(3)左臂挂念珠倚之(4)若为佛事夜归者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2)松下凿双户,可开阖。用“/”标出下面句子的停顿
虞 山 王 毅 叔 远 甫 刻“舟子”,注释是“撑船的人”,两个“舟子”为什么都没去撑船?
结合两段文字,举例说说它们在写作上的成功之处。
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之骜①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骜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天下闻之,皆曰:“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②而朝,靡有不至。
【注释】①骜:同“傲”,傲视、瞧不起。②相率:相继;一个接一个。③靡:无,没有。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只断一处)
桓 公 犹 下 布 衣 之 士 而 况 国 君 乎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一日三至弗得见(2)不然
(3)固轻其主(4)天下闻之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从者曰隶而从者 |
B.见布衣之士当余之从师也 |
C.万乘之主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D.一日三至而不得见择其善者而从之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纵夫子骜禄爵,吾庸敢骜霸王乎?齐桓公“一日三至弗得见”“五往而后得见”,表明他是一个的人,这也告诉了我们一个人生的道理: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语段,完成相应题目。
【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 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二世 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 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 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 然。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深入不毛(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3)为天下唱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分析【甲】【乙】两文,诸葛亮起兵北伐,陈涉起兵抗秦,他们起兵的原因各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