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3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
(1)小青同学设计了实验电路图,并按电路图连接好了电路(如图乙),请你在甲方框中画出小青同学设计的电路图,并将实物图连完整。
(2)连接电路时,开关处于 状态,闭合开关前,乙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 (选填“A”或“B”)端。
(3)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电压表都没有示数,灯泡也不亮,于是她将从电压表接到灯泡接线柱F的导线端拆下分别触碰C、B、H、G接线柱,并闭合开关,发现接C时,电压表无示数,接B、H、G时电压表都有示数,电路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A.滑动变阻器断路 B.滑动变阻器短路
C.灯丝断了 D.灯泡短路
(4)移动滑片P到某一点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为__________V,若他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图乙中滑片P向 (选填“A”或“B”)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5)小青同学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丁所示的I-U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此时的电阻是__________Ω,该图像不是直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如图所示,用天平和量筒测金属块的密度。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在调节托盘天平横梁平衡时,应将游码放在处。如果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线的右侧,应将天平右侧的平衡螺母向调节(选填“左”或“右”)。将金属块放在已调好天平的左盘中,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是g。把金属块放在装有50mL水的量筒中,量筒内水面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密度是kg/m3。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通过观察实验可知,物体和像到镜的距离,物体和像的大小(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某同学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若保持压强计金属盒所在水中的深度不变,使橡皮膜朝上、朝下、朝任何侧面时,观察压强计的液面高度差如图所示。通过此实验可以说明:在同一深度,水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如图是小王同学所在小组做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的情境,电源电压为15V,甲图为电路图,乙图为连接不完整的实物图。
(1)对照电路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乙图中未连接部分连接起来。
(2)实验中发现电流表示数较大,但电压表示数为0,此现象发生的可能原因是()
A.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 B.电压表的量程选小了 |
C.电阻Rx发生了短路 | D.把滑动变阻器下端两接线柱连入电路 |
(3)改正电路后,闭合开关,某次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丁所示,则I=A,测得的Rx=Ω。
(4)为了减小实验结果的误差,实验可采取的办法是。
为了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用四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表:
编号 |
液体 |
质量/g |
初温/℃ |
末温/℃ |
加热时间/min |
1 |
水 |
200 |
20 |
28 |
8 |
2 |
水 |
100 |
20 |
28 |
4 |
3 |
煤油 |
200 |
20 |
28 |
4 |
4 |
煤油 |
200 |
20 |
24 |
2 |
(1)在实验中用来间接反映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2)比较1、2两个烧杯,可以得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有关;
比较3、4两个烧杯,可以得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有关; 比较1、3两个烧杯,可以得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有关;
(3)该实验在探究多个影响要素时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