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提出问题: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及导体电阻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猜 想 :①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
②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③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实验器材: 电源(电压恒为4.5 V),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一个,三个定值电阻(5 Ω、10 Ω、15 Ω),两只滑动变阻器(20 Ω 2 A、50 Ω 1 A),导线若干。
实验过程:
(1)根据图所示实物图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
(2)小明按图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指针超过量程。小明操作中的错误是 。
(3)小明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通过改变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测得电流、电压的值如表一。分析数据可得出猜想 是正确的。
(4)小红在探究猜想③时,先将5 Ω的电阻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为1.5 V,并记下电流值;再分别改接10 Ω、15 Ω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了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猜想③是正确的。实验中,小红多次移动变阻器滑片的目的是 。
(5)小华在探究猜想③时,重新设计了电路,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为3 V,得到了与表二相同的数据,也完成了实验探究。小华与小红的实验相比不同之处是:
。
知识拓展:
(1)小明实验时选择的是 Ω电阻。
(2)小红实验时选择的变阻器规格是 。
小科利用仅有的一个规格为“ ”的滑动变阻器和其他器材来“检验欧姆定律”,该变阻器的电阻丝上有一处断点。实验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 .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 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连接电路。
②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为 ,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断开开关,把滑片 移到 端。
③依次用阻值为 、 和 的定值电阻替换原来的电阻,重复步骤②。
(1)小科设计上述实验步骤,是要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 之间的关系。
(2)小科发现,滑片 向右移动过程中,每次实验开始时电压表都没有示数,移到某一点(该点记为 时突然有了示数。但在完成 电阻的实验后,再做 电阻的实验时,当电压表有示数后,示数一直大于 .分析可得,电阻丝 的阻值 的范围是 。
(3)为了完成 电阻实验,将滑片 移到 点,只要在原来电路的接线柱上再接上一根导线,就能继续完成实验。请你在答题卷的图中用笔画线补上这根导线。
【资料】1583年,伽利略经测量发现悬挂的油灯摆动时具有等时性。如图所示,将密度较大的小球作为摆球,用质量不计、不可伸缩的细线悬挂于 点,组装成一个摆,在 时,让摆球从 点静止释放后摆动,摆的周期(摆球往返一次的时间)只与摆长(摆球重心到悬挂点 的距离)有关。
【质疑1】小科认为:摆球质量越大,惯性也越大,所以相同条件下摆动会越慢,周期会越长。
【探究1】选择不同的小球作为摆球进行实验:①测摆球的直径 和质量 ,计算出摆球的密度 ;②组装摆;③调节摆长 ,使摆长为 ;④在 时,让摆球从 点静止释放后摆动,测出摆动30次的时间 ;⑤计算周期 ;⑥用不同的摆球重复上述实验。
【数据】摆长
次数 摆球 物理量 |
1 |
2 |
3 |
4 |
铅球 |
铁球 |
铁球 |
铜球 |
|
|
22.22 |
22.24 |
22.20 |
22.20 |
|
15.5 |
25.3 |
44.7 |
51.0 |
|
2.7 |
4.4 |
7.8 |
8.9 |
|
53.88 |
53.94 |
53.85 |
53.87 |
|
1.796 |
1.798 |
1.795 |
1.796 |
【思考1】(1)测摆周期是通过测 后求出 ,而不是直接测 ,这是为了 。
(2)实验数据说明,摆长一定时,摆的周期与物体的质量 (填“有关”或“无关” 。这一结论,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质疑2】为什么资料中要求用密度较大的小球做摆球呢?
【探究2】小科用 、 的乒乓球按上述实验方法测出 。
【思考2】摆长一定时,用乒乓球做实验测得的 明显变大。其实,当摆球密度很小时,空气对摆周期的影响不可以忽略,因为摆球受到的外力 不可忽略了。
如图是一款用锂电池供电的平衡台灯,悬挂在中间的木质小球是它的“开关”使用时只需要将上下两个小球靠近,小球就相互吸引,灯管发光。以下为平衡台灯参数:
额定电压:5伏
额定功率:5瓦
光源类型:
锂电池输出电压:5伏
锂电池容量:4800毫安时
(注:以4800毫安的电流放电能工作1小时)
(1)若 球内置的磁体下端为 极,则 球内置磁体上端为 极;
(2)求平衡台灯正常发光时电路中的电流;
(3)给该台灯充电时,充电器的输出电压为5伏、电流2安,充电效率为 ,则为用完电的台灯充满电至少需要多长时间?
利用如图电路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其中电流表量程为“ ”,电压表量程为“ ”,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 , ”,依次将阻值为5欧、10欧、20欧的定值电阻接入 之间完成实验,获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组别 |
1 |
2 |
3 |
电阻 (欧 |
5 |
10 |
20 |
电流 (安 |
0.4 |
0.2 |
0.1 |
请回答:
(1)完成第一组实验,断开开关,拆下5欧的电阻,改接10欧的电阻。继续操作有以下四步:①闭合开关;②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③记录电流表示数;④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适当位置。从安全和规范角度考虑,正确的顺序是 ;
(2)上述操作④中判断滑片已处于适当位置的依据是 ;
(3)依据表中数据作出了下列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
(4)要完成本次实验,电源最多只能将 节干电池串联。
小金制作了一个利用电压表测物体重力的小作品,它能在电压表盘上读出所放物体重力的大小,如图所示。
(1)当秤盘不放任何重物时,滑片 恰好处于 点。闭合开关,当秤盘上所放钩码个数增多时,电压表示数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2)一段时间后,在秤盘放2牛重的钩码时,表盘读数比2牛大,换不同重的钩码反复试验,每次读数都不同且大于钩码的重力。产生这一现象是由于 引起的(填字母)。
. 短路 . 断路 . 短路 . 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