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100 |
| KNO3 |
13.3 |
20.9 |
32 |
45.8 |
64 |
85.5 |
110 |
138 |
169 |
202 |
246 |
| NaCl |
35.7 |
35.8 |
36 |
36.3 |
36.6 |
37 |
37.3 |
37.8 |
38.4 |
39 |
39.8 |
①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_。
②30℃时,KNO3的溶解度是________g/100g水。
③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通过________的方法提纯。
④对③析出的晶体和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编号)。
Ⅰ、剩余溶液一定是KNO3饱和溶液 Ⅱ、剩余溶液一定是NaCl不饱和溶液
Ⅲ、上述方法可以将两者完全分离 Ⅳ、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KNO3
⑤在一定温度下,将含69gKNO3、18gNaCl的混合物完全溶解在50g水中。改变温度使KNO3析出,NaCl不析出,则温度T(℃)的范围是________(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互不影响)。
“粗盐提纯”的实验步骤有溶解、过滤、,在“溶解”、“过滤”操作中都用到了玻璃棒。在“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某同学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根据图回答:
(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g;
(2)若用S表示物质溶解度,在_____℃时,SA=SB>SC;
(3)将t3℃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比较,其结果_______;
(4)接近饱和的A、B、C溶液升高温度,可以达到饱和的是;
(5)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以采用_________方法提纯A。
氢氧化钠固体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了一段时间。
(1)它会吸收空气中的和。
(2)写出发生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既能证明它是否发生变质,又能除去该杂质的药品是,
暴雨过后鸭绿江水明显变浑浊,同学们取回少量水样进行实验。
(1)通过______操作可除去水中浑浊物,加入________可除去水中的异味。
(2)使用可以测试水样的酸碱度。
(3)检测水样是否属于硬水,应加入。若为硬水常采取的方法降低硬度。
现有碳酸钠、食盐、食醋,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是;
其pH由小到大的排列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