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Ⅰ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
(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 ;② ;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 ;
(2)木炭与氧化铜高温共热 _________ ;
(3)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 _________ .
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导致我国北方地区雾霾天气明显增多,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燃料与能源.
(1)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化石燃料有煤、 _________ 和天然气等;
(2)乙醇是一种 _________ 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其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 ;
(3)人们正在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核能及 _________ (只填一种)等新能源,其中氘的核能开发,被认为是解决未来世界能源、环境等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已知氘和氢是同种元素,则氘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 _________ .
用化学用语表示:氮 _________ ; 2个氧分子 _________ ; 3个铝离子 ________ ; 氯化镁 _________ ;硫酸铜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___ .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结合图回答问题:
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是 (填“甲”或“乙”)。
3)可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
4)t2℃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小明同学用甲物质进行以下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B、C、D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
②向B对应的溶液中再加入30 g甲固体的过程中,发现固体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
在下列物质中①熟石灰 ②维生素A ③甲烷 ④鸡蛋 ⑤佝偻病 ⑥pH试纸 ⑦过滤 ⑧灼烧 ⑨碳铵 ⑩塑料,选择合适的物质并将其序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1)富含蛋白质的是
2)能与碱性物质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3)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4)用于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是
5)青少年缺钙会引起
6)用于分离固液混合物的方法是
7)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8)患夜盲症是因为体内缺少
9)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10)用来分辨羊毛和化纤织物的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