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硅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工业制玻璃和高炉练铁时都发生的反应:SiO2+Na2CO3![]() |
B.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不易与氧气、氯气、硫酸等反应 |
C.硅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是应用广泛的半导体材料 |
D.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
一种新型燃料电池,它以多孔镍板为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上通入乙烷和氧气,其电极反应式为:C2H6+18OH--14e - =2CO32-+12H2O
7H2O+7/2O2+14e -=14OH-,有关此电池的推断正确的是( )
A.通氧气的电极为负极 |
B.参加反应的氧气与C2H6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2 |
C.放电一段时间后,K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
D.电解质溶液中CO32-向正极移动 |
有关下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既可以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下与Br2发生取代反应 |
B.1 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 mol NaOH反应 |
C.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
D.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 |
设氨水的pH=x,某盐酸的pH=y,已知x+y=14,且x>11。将上述两溶液分别取等体积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c(Cl-)>c(NH4+)>c(H+)>c(OH-) | B.c(NH4+)>c(Cl-)>c(H+)>c(OH-) |
C.c(NH4+)>c(Cl-)>c(OH-)>c(H+) | D.c(Cl-)>c(NH4+)>c(OH-)>c(H+) |
将铝粉和四氧化三铁粉末配成的铝热剂分成两等份:一份在高温下恰好反应,再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a L;另一份直接放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生成氢气b L,则a︰b为()
A.1:1 | B.4:3 | C.3:4 | D.8:9 |
下述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不一致的是()
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或结论 |
A |
常温下,向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SO4粉末,过滤,向洗涤液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
说明常温下,Ksp(BaCO3)< Ksp(BaSO4) |
B |
向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的0.005mol/L的FeCl3溶液和0.01mol/L的KSCN溶液,再滴加几滴饱和FeCl3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
探究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移动的方向 |
C |
将SO2通入品红溶液,褪色后加热,观察颜色能否恢复 |
验证SO2漂白的可逆性 |
D |
分别测同温同物质的量浓度Na2CO3和Na2SO4水溶液的pH |
探究碳和硅两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