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自李唐来( )
②不蔓不枝( )
③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④可爱者甚蕃( )
⑤宜乎众矣( )
⑥陶后鲜有闻( ).选出划线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
A.何:同予者何人何陋之有 |
B.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以调素琴 |
C.独:晋陶渊明独爱菊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D.之:水陆草木之花莲之爱 |
.简答。
①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②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3.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 .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选自 柳宗元《黔之驴》)
【乙】生而眇(miǎo,瞎)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摸)籥(yuè,像笛子的管乐器),以为日也。
(节选自苏轼《日喻说》)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
(1)蔽林间窥之 () (2)稍近益狎( )
(3)驴不胜怒,蹄之( ) (4)或告之曰( )下面各项中“者”的意思和用法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
A.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B.觉无异能者 |
C.生而眇者不识日 | D.问之有目者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2)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老虎和眇者对陌生事物有不同的认识过程和结果,请加以探究,说说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焉。以舅龙图阁①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②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③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④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注释:①龙图阁:北宋初年开封宫城中所建的一座馆阁。②狱:案件。③转运使,中国唐代以后各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中央或地方官职。④手版:即笏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
(1)乃委手版归() (2) 逵悟,囚得免()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从本段文章中,你认为周敦颐是怎样一个人?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
(1)可爱者甚蕃()(2)不蔓不枝()(3)宜乎众矣()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从下面的句子中选出“之”字用法及意义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之”相同的一项。()
A.花之隐逸者也 | B.何陋之有 | C.两狼之并驱如故 | D.渔人甚异之 |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6分)
约法三章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①,封皇帝玺符节,降枳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②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③。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④。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⑤。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饷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注](1)组:绳索。(2)怀王:即楚怀王。(3)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称为弃市。(4)关:指函谷关,古代要塞、天险。(5)案堵:同“安堵”,即安定。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4分)
(1) 且人已服降 (2) 偶语者弃市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文言字词。
(1)固以能宽容_______________(2)父老苦秦苛法久矣___________
(3)先入关者王之_____________(4)人又益喜___________把文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楚汉战争,刘邦最终赢得了胜利,请你根据此文分析他取得胜利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一)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①,徐令彪之少子也②。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③,兄固被召诣校书郎④,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
【注释】①扶风平陵:地名,在今陕西省。②徐令:班超的父亲班彪曾任徐州令。③永平:东汉明帝的年号。“永平五年”即公元62年。④固:班固,班超的兄长。诣:前往。校书郎:汉朝宫廷中专司校勘图书的官职。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陈涉少时(年轻的) | B.苟富贵,无相忘(假如) |
C.不耻劳辱(羞耻) | D.有口辩,而涉猎书传(粗略地阅读)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辍耕之垄上左右皆笑之 | B.佣者笑而应曰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
C.然内孝谨然足下卜之鬼乎 | D.以取封侯杀之以应陈涉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 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张骞立功异域……”
② 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短文(二)中的班超与陈涉有什么共同点?又比陈涉多了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概括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