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著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红军
| A.千里跃进大别山 | B.开辟井冈山根据地 |
| C.两万五千里长征 | D.开辟敌后战场 |
清末御史张瑞荫的奏折中说:“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与材料的看法一致的是
| A.军机处实际上掌握了最高行政权 |
| B.军机处有助于树立官场廉政之风 |
| C.军机处官员多是平庸之辈 |
| D.内阁制有利于加强皇权 |
《元史·张雄飞传》记载,元世祖忽必烈问政于汉臣张雄飞,张雄飞答道:“古有御史台,为天子耳目,凡政事得失,民间疾苦,皆得言;百官奸邪,贪秽不职者,即纠劾之。为此,则纪纲举,天下治矣。”元世祖遂设立御史台,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御史台的主要职能是
| A.监察官吏 | B.征收赋税 |
| C.行政管理 | D.笔录政事 |
下列对元朝设置的行政机构的说明,正确的是
| A.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是尚书省 |
| B.枢密院是国家制定政策的最高决策机构 |
| C.宣政院统领台湾和西藏地区事务 |
| D.御史台是最高的监察机关 |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这一历史现象出现于()
| A.唐朝 | B.北宋 | C.明朝 | D.清朝 |
据记载,宋代御史之责是“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大事则廷辨,小事则奏弹”,从宰相到一般小吏,都在御史监察弹劾之列。在地方上,设通判负责对地方官的监察。同时,皇帝还常派遣路一级的官员到各地监察,这就是外任御史。对以上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御史的权力和地位超过了宰相 | B.重视地方监察,加强中央集权 |
| C.重视制度建设,形成监察体系 | D.御史有权廷辩,有效制约君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