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下表内各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写出除杂试剂,并填写分离方法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序号 |
物质 |
杂质 |
所加试剂 |
分离方法 |
离子方程式 |
(1) |
FeCl3溶液 |
FeCl2 |
|
(不需填写) |
|
(2) |
Fe粉 |
Al粉 |
|
|
|
(3) |
NaHCO3溶液 |
Na2CO3 |
|
(不需填写) |
|
已知A(g)+B(s)C(g)+D(g)△H<0,向一个5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的A和0.80mol的B。回答下列问题:
(1)如反应初始6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3mol·L-1·s-1,则6s时c(A)=mol·L-1, C的物质的量为mol;若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如果这时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 mol氩气,平衡时A的转化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c(A)不随时间改变 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
(3)100℃时,该反应达到平衡后,D的浓度为0.02mol/L,改变反应温度为T,c(A)以0.001mol/(L·s)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s又达到平衡。
①T100℃(填“大于”或“小于”),判断理由是;
②温度T时,反应达到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体积减少一半。平衡向(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其反应原理为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一种工业合成氨的简式流程图如下:
(1)天然气中的H2S杂质常用氨水吸收,产物为NH4HS。一定条件下向NH4HS溶液中通入空气,得到单质硫并使吸收液再生,写出再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Ⅱ中制氢气的原理如下:
①CH4(g)+H2O(g)CO(g)+3H2(g) ΔH=+206.4 kJ·mol-1
②CO(g)+H2O(g) CO2(g)+H2(g) ΔH=-41.2 kJ·mol-1
对于反应①,一定可以提高平衡体系中H2的百分含量,又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增大水蒸气浓度 c.加入催化剂 d.降低压强
利用反应②,将CO进一步转化,可提高H2的产量。若1 mol CO和H2的混合气体(CO的体积分数为20%)与H2O反应,得到1.18 mol CO、CO2和H2的混合气体,则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3)下图表示500 ℃、60.0 MPa条件下,原料气投料比与平衡时NH3体积分数的关系。根据图中a点数据计算N2的平衡体积分数:____________。
(4)上述流程图中,使合成氨放出的能量得到充分利用的主要步骤是(填序号)________。
简述本流程中提高合成氨原料总转化率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小王同学准备用CuSO4·5H2O配制500 mL 1 mol/L的溶液。
(1)小王同学选用的容量瓶容积的规格是mL;
(2)玻璃棒在该实验中有重要的用途,分别是和 ;
(3)小王同学通过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g CuSO4·5H2O。
(4)配制好的溶液呈色。小王同学还想通过实验证实溶质中含有SO42-,请你帮他想想办法,选择适当的试剂,并写出其相应的实验步骤、现象以及离子方程式。
溶质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离子方程式 |
SO42- |
(5)物质的量浓度误差分析:(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①若容量瓶中洗净后未干燥,残留少量水,则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将;
②定容时,若眼睛俯视,则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将。
(8分)分别用一种试剂将下列物质中混入的少量杂质除去(括号内为混入的杂质)
物质 |
需加入的试剂 |
有关离子方程式 |
HNO3(H2SO4) |
||
Cu(Fe) |
||
ZnSO4(CuSO4) |
||
NaCl(Na2CO3) |
(10分)(1)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氯化铜______________硫酸铁______________
(2)下列物质:①Na ② H2O ③酒精 ④CO2 ⑤NH3 ⑥Cu(OH)2⑦Ba(OH)2 ⑧冰醋酸(纯净的醋酸) ⑨蔗糖 ⑩NaCl溶液 ⑪BaSO4。
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
(3)已知浓度为0.01mol·L-1的HCl溶液VmL,加水稀释到2VmL,取出10mL,则这10mL溶液中c(H+)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