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共12分)聚合氯化铝(PAC)的化学式为[Al2(OH)nCl6-n·xH2O]m,它是一种新兴的高效净水剂。
某兴趣小组尝试以工业废弃物铝灰为原料,利用酸溶法制备聚合氯化铝,主要流程如下:
完成下列填空:
40.用37.5%的浓盐酸配置100 mL 6 mol/L盐酸,所需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_______。
41.步骤III调节pH至4.0~4.5,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使得到的PAC晶体较纯净,所用的X物质可以是_______(填编号)。
a.氨水 b.铝 c.氢氧化铝 d.偏铝酸钠
42.步骤IV需要保持温度在85℃,可采用的加热方法是_____________。
43.为测定PAC样品中n的值,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①称取一定质量样品,充分研碎后在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加热、灼烧至质量不再变化,得到1.020g固体,其成分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另称取相同质量的样品,用_________(填化学式)溶解后,加入足量AgNO3溶液,得到3.157 g白色沉淀。
由上可知,该PAC样品中n的值为___________。
44.也可用烧碱溶解铝灰,再用稀盐酸调节pH至4.0~4.5,该法称为“碱溶法”。与“酸溶法”相比,“碱溶法”的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分子式为C2H4O2的结构可能有和
两种,为对其结构进行物理方法鉴定,可用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若为,则红外光谱中应该有________个振动吸收;核磁共振氢谱中应该有________个峰.
(2)若为,则红外光谱中有________个振动吸收;核磁共振氢谱中应有________个峰.
(1)实验室可以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方程式如下: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反应中氧化剂是,氧化产物是;当有lmol电子发生转移时,生成氯气的体积(标准状况)。
(2)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氯气可发生如下反应:
RO3n-+C12+2OH-="===" RO4-+2C1-+H2O
由以上反应可知在上过程中RO3n-被(填“氧化”或“还原”),RO3n-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⑩中元素,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回答以下问题: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0 |
|
2 |
① |
② |
||||||
3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
4 |
⑨ |
⑩ |
(1)在这些元素中,最易失电子的元素是 ,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
(2)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其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3)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碱性最强的是 ,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填写化学式)
(4)在③~⑦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
(5)比较①和⑥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 (填写化学式)
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元素特征信息如下表:
元素编号 |
元素特征信息 |
A |
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为2 |
B |
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 |
C |
1molC单质能与冷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生成11.2LH2 |
D |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周期序数 |
E |
负二价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与Ar原子相同 |
(1)E的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
(2) D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________________;
(3)B和C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为__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4)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比较有很多方法,其中B和E的非金属性强弱的研究方案中不可行的是_______(填序号);
a.比较两种单质的颜色
b.比较氢化物的稳定性
c.依据两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d.依据两元素单质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状态
(5)C和E形成的化合物是,所含的化学键的类型为 。
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于第VA族,甲和丙同主族,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 填空:
⑴ 四种元素分别是(填元素名称):甲乙丙丁
⑵ 乙、丙、丁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元素符号)
⑶写出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