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竖直方向上A、B两物体通过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相连,A放在水平地面上;B、C两物体通过细绳绕过轻质定滑轮相连,C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用手拿住C,使细线刚刚拉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证ab段的细线竖直、cd段的细线与斜面平行。已知A、B的质量均为m,C的质量为4m,重力加速度为g,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释放C后它沿斜面下滑,A刚离开地面时,B获得最大速度,求:物体A从开始到刚离开地面时,物体C沿斜面下滑的距离。
斜面倾角
;
B的最大速度vmB
质量为1.4×103kg的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某一弯路的半径为28m,g=10m/s2。试求:
(1)为保证行车安全,汽车在该弯路上行驶的最大速度vm;
(2)若汽车以36km/h刚驶上弯路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f;
将一个物体以10m/s的速度从某一高度水平抛出,落地时它的速度方向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45o,不计空气阻力,g=10m/s2,试求:
(1)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2)抛出点到落地点间的距离。
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倾角、表面光滑、足够长的斜面体,物体A以
的初速度沿斜面上滑,同时在物体A的正上方,有一物体B以某一初速度水平抛出。如果当A上滑到最高点时恰好被B物体击中。(A、B均可看作质点,sin
=0.6,cos
=0.8,g取10m/s
)求:
(1)物体B抛出时的初速度;
(2)物体A、B间初始位置的高度差h。
如图所示,光滑1/4圆弧的半径为0.8m,有一质量为1.0kg的物体自A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到B点,然后沿水平面前进4.0m,到达C点停止。g取10m/s2,求:
(1)物体到达B点时的速率
(2)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用200N竖直向上的拉力将地面上—个质量为10kg的物体提起5m高的位移,空气阻力不计,g取10m/s2,
求:(1)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2)物体提高后增加的重力势能;
(3)物体提高后具有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