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时,将一轻弹簧竖直悬挂并让其自然下垂,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在其下部施加外力F,测出弹簧的总长度L,改变外力F的大小,测出几组数据,作出外力F与弹簧总长度L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弹簧始终处在弹性限度以内)
由图可知该弹簧的自然长度为________cm;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
(1)某同学通过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分别测量一薄的金属圆片的直径和厚度,读出下图中的示数,游标卡尺所示的金属圆片的直径的测量值为________cm,螺旋测微器所示的金属圆片的厚度的测量值为________mm.
(2)图是某同学连接的实验实物图,合上开关S后,发现A、B灯都不亮,他采用下列两种方法检查故障:
i、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挡进行检查:
①在测试a、b间直流电压时,红表笔应接触(填“a”或“b”)
②该同学测试结果如上表所示,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判定故障是(假设只有下列中的某一项有故障)
A.灯A断路 B.灯B短路
C.cd段断路 D.de段断路
ii、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检查:
①测试前,应将开关S____(填“断开“或“闭合”)
②测试结果如右下表所示,由此可以断定故障是____
A.灯A断路 B.灯B断路C.灯A、B都断路 D.de段导线断路
(3).为测量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备用器材如下:
待测电阻Rx
电流表A1(量程100 μA,内阻约2 k Ω)电流表A2(量程500 μA,内阻约300 Ω)
电压表V1(量程15 V,内阻约150 kΩ)电压表V2(量程50 V,内阻约500 kΩ)
电源E(电动势15 V)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 kΩ)
多用电表,开关S,导线若干
i、先用多用电表欧姆挡对Rx进行粗测.若选择×100 Ω挡用正确的测量方法进行测量,发现指针几乎不偏转,为较准确测量应选用_____挡(×10,×1 k) ,重新选挡测量,刻度盘上的指针位置如下图所示,测量结果是________Ω.
ii、现用伏安法测量Rx阻值.为了尽量减小实验误差,要求测多组数据.
①电流表应选______ ,电压表应选______.
②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③根据实验中测得的多组数据作出的U-I图线如下图所示,根据图线求得待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
(1)实验中要用到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Hz,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直流电,交流电),它们是每隔s打一个点。
(2)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和让纸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之间的时间顺序关系是
A.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 | B.先让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
C.让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 | D.先让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 |
(3)某同学在实验得到的纸带标出0、1、2、3、4共5个计数点,并量出各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已知S1=1.2cm,S2="2.4cm," S3=3.6cm,S4=4.8cm,则打第三个计数点对应的小车速度V3=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m/s2。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实验时应()
A.拉橡皮条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实验效果较好
B.拉橡皮条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
D.拉力F1和F2的夹角越大越好
(3)如图所示,若先用互成锐角的两个力F1和F2将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位置O,然后保持读数是F2的弹簧秤的示数不变而逐渐增大β角,在此过程中,若要保持O点位置不动,则另一个弹簧秤拉力F1的大小和方向与原来相比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 )
A.F1一直变大,角α先变大后变小
B.F1一直变大,角α先变小后变大
C.F1一直变小,角α先变大后变小
D.F1一直变小,角α先变小后变大
某同学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探究金属丝的电阻与长度的关系,他截取了一段镍铬合金丝,拉直后固定在绝缘的米尺上,并在合金丝上夹上一个小金属夹,金属夹可在合金丝上移动.所用的器材还有:电池组(电动势3V,内阻很小),电流表(内阻约为0.5Ω),多用电表,螺旋测微器,米尺,开关,导线若干.
①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合金丝的直径,示数如图(a)所示,合金丝的直径是_______mm;
②选择多用电表的“´1”挡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示数如图(b)所示,可知该段合金丝的电阻约为_______Ω.
③实验中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压,请将图(c)中的多用电表(内阻约为几千欧姆)正确接入电路中;开关闭合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_____端(填“左”或“右”);若某次用直流2.5V挡测量时,示数如图(b)所示,则读数为______V.
④实验时通过改变金属夹的位置,分别测出7组与长度L对应的电压U和电流表的示数I,利用计算出不同L对应的电阻值R,并据此绘出了图(d)的关系图线,其斜率为_________Ω∙ m-1(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它与合金丝横截面积的乘积代表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
图c
图d
发光二极管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图甲是一种发光二极管的实物图,正常使用时,带“+”号的一端接高电势,带“-”号的一端接低电势.某同学想描绘它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测得它两端电压U和通过它电流I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U/V |
0 |
0.40 |
0.80 |
1.20 |
1.60 |
2.00 |
2.40 |
2.80 |
I/mA |
0 |
0.9 |
2.3 |
4.3 |
6.8 |
12.0 |
19.0 |
30.0 |
①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
A.电压表(量程0-3V,内阻约10kΩ) B.电压表(量程0-15V,内阻约25 kΩ)
C.电流表(量程0-50mA,内阻约50Ω) D.电流表(量程0-0.6A,内阻约1Ω)
E.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Ω,允许最大电流3A)
F.电源(电动势4V,内阻不计) G.开关,导线
该同学做实验时,电压表选用的是,电流表选用的是(填选项字母)
②请在图乙中以笔划线代替导线,按实验要求将实物图中的连线补充完整.
甲
乙
③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丙所示的坐标纸中画出该发光二极管的I-U图线.
丙
由图线得出二极管的阻值随电压的增大而(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④若此发光二极管的最佳工作电流为10mA,现将此发光二极管与电动势为3V、内阻不计的电池组相连,还需串联一个阻值R=Ω的电阻,才能使它工作在最佳状态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