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当合外力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其质量之间的关系。由图甲中刻度尺读出两个光电门中心之间的距离s=24cm,由图乙中游标卡尺测得遮光条的宽度d= cm。该实验小组在做实验时,将滑块从图甲所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可以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的时间Δt1,遮光条通过光电门2的时间Δt2,则滑块经过光电门1时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v1= ,滑块经过光电门2时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v2 = ,则滑块的加速度的表达式a= 。(以上表达式均用字母表示)。
在本次实验中,实验小组通过改变滑块质量做了6组实验,得到如上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通过计算分析上表数据后,得出的结论是在合外力不变的情况下,物体运动的加速度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如果想通过图像法进一步确认自己的结论,须建立 (填a—m或a—)坐标系,根据实验数据描点作图,如果图线是一条 ,就可确认上述结论。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 B.等效替代法 |
C.控制变量法 | D.建立物理模型法 |
需要组装一个单量程的欧姆表,所给电源的电动势为3.0V, 内阻可忽略不计,其他可供选择的主要器材有:
(1)电流表A1(量程0~300μA,内阻3000Ω)
(2)电流表A2(量程0~3mA,内阻500Ω)
(3)变阻器R1(阻值范围0~300Ω)
(4)变阻器R2(阻值范围0~800Ω)
①在方框内完成组装欧姆表的电路图 (要标明所选器材的代号) ;
②电流表的表盘刻度分为三等分大格,如图所示,其中0为电流表的零刻度,则该单量程欧姆表按正确的方法组装完成后,刻度C表示的电阻值为Ω ,刻度B表示的电阻值为Ω.
探究力对原来静止的物体做的功与物体获得的速度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主要过程如下:
(1)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本实验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所采用的方法是选用同样的橡皮筋,并在每次实验中使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保持一致.当用1条橡皮筋进行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用2条,3条,……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是2W,3W,……. |
B.小车运动中会受到阻力,补偿的方法,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 |
C.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一条记录纸带.纸带上打出的点,两端密,中间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使木板倾斜或倾角太小. |
D.根据记录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小车获得的速度的方法,是以纸带上第一点到最后一点的距离来进行计算. |
(2)在本实验中你认为影响实验效果的可能原因是(回答一种即可)
图甲(a)是一个能够显示平抛运动及其特点的演示实验,用小锤敲击弹性金属片,小球A就沿水平方向飞出,做平抛运动;同时小球B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图甲(b)是该装置一次实验的数码连拍照片,同时显示了A、B球分别做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轨迹。
①由图甲(b)的数码连拍照片分析可知,做平抛运动的A球离开轨道后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现在重新设计该实验,如图乙所示,光源位于S点,紧靠着光源的前方有一个小球A,光照射A球时在竖直屏幕上形成影子P。现打开数码相机,同时将小球向着垂直于屏幕的方向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小球的影像P在屏幕上移动情况即被数码相机用连拍功能(每隔相同的时间自动拍摄一次)拍摄下来,如图丙所示。则小球的影像P在屏上移动情况应当是图丙中的___________(选填“(c)”或“(d)”)。
(1)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中有以下实验步骤,其合理顺序是:。(用相应字母表示)
A.通过改变两个拉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改变橡皮条的伸长,再重复做几次; |
B.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记下弹簧秤的读数和细绳的方向,按同样比例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
C.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一端固定在木板的 A点; |
D.记下两个弹簧秤的读数以及结点的位置,描下两条细绳的方向,在纸上按比例作出力F1和F2的图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作出)合力F; |
E.比较力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力F,看它们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是否相等;
F.用两条细绳结在橡皮条的另一端(即结点),通过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橡皮条伸长,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