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中,进行了以下步骤: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____________cm。
(2)小华同学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上图所示,并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实验过程中凸透镜保持在光具座上50cm的位置处不变。将烛焰移动到光具座上的15cm位置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像,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有______________。
(3)小华同学对凸透镜成像做了进一步的探究,让凸透镜和烛焰的位置保持不变,将光屏向右移动了2cm,结果发现屏上烛焰的像变的模糊,接着她将同学的近视眼镜放在透镜左侧附近并左右移动进行调节,结果光屏上烛焰的像又重新变的清晰,此成像过程就是______________的矫正原理。
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及相关器材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弹簧测力计所受拉力F和弹簧长度L的关系:F = 。
弹簧长度L/10-2m |
10.0 |
10.4 |
10.8 |
11.2 |
11.6 |
12.0 |
拉力F/N |
0 |
1 |
2 |
3 |
4 |
5 |
下表是小明在标准大气压下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特点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1)从开始计时起,到第1.5
min时的数据有明显错误;
(2)这种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放热时间/min |
0.0 |
0.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4.5 |
5.0 |
5.5 |
6.0 |
… |
温度/℃ |
70 |
64 |
59 |
23 |
52 |
49 |
48 |
48 |
48 |
48 |
47 |
45 |
43 |
… |
图甲是“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实验的电路图,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电压表接入电路。
(2)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W。
小明在实验室测量牛奶的密度。小明先将牛奶倒入烧杯,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出牛奶和烧杯的总质量为93.5g,接着小明将烧杯中的部分牛奶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则量筒中牛奶的体积为cm3。然后他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乙所示。根据以上实验数据算出牛奶的密度为kg/m3。
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此时烛焰能在光屏上成等大的清晰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cm。在凸透镜固定的情况下,将蜡烛适当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再移动光屏得到放大的清晰实像;将光屏移到70 cm刻线位置,再移动蜡烛,可在光屏上得到(选填“放大”或“缩小”)的清晰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