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实验室中严禁打闹,某几个同学在做实验中打闹而同时把盛有浓盐酸和盛固体KClO3的试剂瓶打破,使其在地上混合立即产生大量黄绿色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KClO3+ 6HCl(浓)KCl+3Cl2↑ + 3 H2O
(1)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
(2)在化学方程式上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如反应中转移了0.50 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_____ L 。
(4)在清除碎片时某同学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防止中毒,有以下四种溶液可浸湿毛巾,它们分别是:①NaOH溶液②NaCl溶液③KBr溶液④NaHCO3溶液. 正确选择是    (填试剂号数).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常温下,0.1 mol/L的醋酸和0.1 mol/L的盐酸各100 mL,分别与足量的锌粒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前者后者(填“<”、“>”或“=”).
(2)在25℃条件下将pH=5的氯化铵溶液稀释100倍,稀释后溶液的pH为(填选项字母,下同)
A.5 B.7 C.3~5之间 D.5~7之间
(3)将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都相同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呈性(填“酸”,“中”或“碱”,下同),溶液中c(Nac(CH3COO)(填“ >” 或“=”或“<”,下同 )。
(4)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性,溶液中c(Nac(CH3COO
(5)将m mol/L的醋酸和n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则醋酸溶液中c(H氢氧化钠溶液中c(OH),m与n的大小关系是mn。
(6)用标准的NaOH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酚酞为指示剂,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多选、错选不得分)
A.配制标准溶液的氢氧化钠中混有Na2CO3杂质;
B.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确;
C.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
D.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
E.未用标准液润洗碱式滴定管。

下图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已知:
Ⅰ. A是无色液体,L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E、F、H、J、X、Y、Z是气体;
Ⅱ. G、X、Y、Z是单质,其他是化合物,其中Y呈黄绿色、H呈红棕色,E和F都极易溶解于水,二者相遇会有白烟生成;
Ⅲ. B和C都是由一种金属与一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非金属元素相同且质量分数B中是28%,组成B的金属元素原子核外的K层和M层电子数相同。

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A______________,X______________。
(2)上述反应中属于工业上制取硝酸的反应有(填写反应代号)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保持容器的温度和体积不变,在反应③刚好完全反应时,反应前后容器的压强之比为

用二氧化氯(ClO2)、高铁酸钠(Na2FeO4摩尔质量为166 g·mol-1)等新型净水剂替代传统的净水剂Cl2对淡水进行消毒是城市饮用水处理新技术。ClO2和Na2FeO4在水处理过程中分别被还原为Cl-和Fe3+
(1)如果以单位质量的氧化剂所得到的电子数来表示消毒效率,那么,ClO2、Na2FeO4、Cl2三种消毒杀菌剂的消毒效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2)高铁酸钠之所以能净水,除它本身具有强氧化性外,另一个原因可能是:

(3)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熔点为-59oC,沸点为11.0oC,易溶于水。ClO2可以看做是亚氯酸(HClO2)和氯酸(HClO3)的混合酸酐。工业上用稍潮湿的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oC时反应制得。某学生用如上图所示的装置模拟工业制取及收集ClO2,其中A为ClO2的发生装置,B为ClO2的凝集装置,C为尾气吸收装置。请问:
①A部分还应添加温度控制(如水浴加热)装置,B部分还应补充什么装置
②C中应装的试剂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准备探究氯气与溴化亚铁溶液反应的氧化先后问题。
[提出假设]
  假设1:Cl2具有氧化性,在溶液中先氧化Fe2
假设2:Cl2具有氧化性,在溶液中先氧化Br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1)只要向通入少量氯气后的溴化亚铁溶液中加__________溶液,通过现象就可以验证是假设1成立,还是假设2成立。
(2)请写出溴化亚铁与等物质的量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若配制500 mL 0.2 mol/L的稀硫酸:
(1)需要量取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密度为1.84 g·mL-1)_____________mL。
(2)下面是某学生的操作过程:
a.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b.用100 mL的量筒量取浓硫酸;
c.将浓硫酸倒入另一个盛有适量蒸馏水的量筒中稀释,并冷却到室温;
d.用玻璃棒引流,将稀释后的硫酸倒入500 mL的容量瓶;
e.轻轻摇动容量瓶,使瓶内液体混合均匀,再向容量瓶中加水至离刻度线1 cm~2 cm;
f.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摇匀;
g.在容量瓶上贴上标签待用。
按照通常的配制要求,指出其中缺少或操作的错误,并补充或改正(有几项填几项,若空格不够可以补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任何实验都有误差,在你改正后的操作中,产生误差的原因还有_________________。(4)本实验最浪费时间的步骤是将稀释后的硫酸冷却到室温,为了节约时间,简便易行的加快稀硫酸冷却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