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工人参加进来。”下列选项与孙中山的这段话不符的是

A.说明孙中山放弃了民主共和的革命目标
B.孙中山的思想发生转化,由效法英美转向以俄为师
C.孙中山改旧三民主义为新三民主义
D.孙中山有了与共产党合作的初步想法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未知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宋代词人周邦彦在《少年游》中提到“并(太原)刀如水,吴(苏州)盐胜雪”。这反映宋代( )

A.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B.商帮势力崛起
C.手工艺水平的提高和专业市镇兴起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我国在1961年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产值之间的比例是21.8∶26.1∶52.1 ;1964年是33.3∶30.3∶36.3。这种比例关系的变化反映了( )

A.知青下乡促进农业大发展 B.国民经济调整政策成效显著
C.中央彻底清算了“左”倾错误 D.中国实现了工业化目标

下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单位:%)简表,据此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总体特点解读正确的是( )

时间
英国
法国
联邦德国
美国
日本
20世纪50年代
2.8
4.5
7.9
3.3
9.1
20世纪60年代
2.9
5.7
4.4
4.3
10.5


A. 美国、欧盟、日本经济竞争日益加剧
B. 凯恩斯主义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活力
C. 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D. 世贸组织的成立推动了经济持续增长

为迅速摆脱经济大危机,罗斯福采取系列干预经济的政策。其中农业领域调控措施为( )
①减少农作物种植面积,调控农产品产量
②调整农产品结构,鼓励农产品进出口
③增加政府储备,规范农产品销售
④努力降低农产品价格,解决民生困难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徐中约写道:“邓小平把市场经济称作‘一种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强调‘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并要求做到两者的‘内部统一’。直到1992年,邓才打破禁忌,公开宣称政府的中心任务就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等于宣布抛弃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核心部分——公有制及中央计划体制。”这则材料无法揭示出的史实是()

A.改变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B.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带有市场化倾向
C.是对公有制和计划体制的否定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发展和创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