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4分)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
注:《梅花落》,一曲名。
.本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诗歌三四两句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题目。
添字采桑子
李清照
窗外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词有词眼,你认为这首词的词眼是哪一个字?借助什么景物来表达这个字的?
下面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窗前谁种芭蕉树”的意思是:在这个国破家亡的时候,人人都栽种芭蕉,以寄托自己的情思,表达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可是词人却苦闷、无奈,整天在失意痛苦中煎熬。
B.词的上片写看蕉,下片写听蕉,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进一步把愁引向深处。
C.杜牧的“一夜不眠孤客耳,主人窗外有芭蕉”与这首词中的“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词将芭蕉与雨联系在一起,就多了几分悲凉凄清。静寂的雨夜,词人辗转难眠,听窗外潇潇苦雨,绵长的愁绪,随着雨打芭蕉的声音,更重更深。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下面题目。
野 望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对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释】①西山:在成都西,主峰雪岭终年积雪。②三城:在成都西部,指当时的松(今四川省松潘县)、维(今四川省理县西)、保(今四川省理县新保关西北)三州。③万里桥:在成都城南。④涓埃:丝毫,微末。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下面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跨马出郊野望,眼见一派清旖景色,内心却潜藏无限伤感,兄弟离散、战乱不停、自己年老体弱、报国无望等充斥内心。
B.“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作者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杜甫四弟:颖、观、丰、占。只杜占随他入蜀,其他三弟散居各地。诗人怀念家国,不禁“涕泪”横流。
C.“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对朝”作者历数平生流离失所的生活,表达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痛苦和无奈。
D.“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意思是说作者骑马出郊外,极目远望,发现世事日益箫条,令人悲伤怅惘。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题目。
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亦谢时去,西山鸾鹤
【注释】①〔唯〕只有。②〔宿〕比喻夜静花影如眠。③〔滋〕繁衍。④〔余〕我。⑤〔谢时〕辞去世俗之累。⑥〔鸾鹤〕古常指仙人的禽鸟。⑦〔群〕与……为伍。
这首诗作于诗人辞官归隐中绕道王昌龄入仕前的居所,诗人触景生情,以物喻人,请找出表现居所主人公品格高尚的句子。
诗的尾联中的“亦“字用得很妙,那么它妙在何处呢?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的题目。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辞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全词豪迈雄壮,既体现在对军中生活气氛的烘托,如“
”两句从视觉和听觉方面着笔,又寄托在为国立功的理想追求,如“”。
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却饱含深情,意蕴丰富,请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词的上阕写极其壮观,使人有亲临其境之感;下阕杀敌卫国的豪情壮志跃然纸上。(2分)
在下阙中作者运用两个典故,表这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