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如果做鞋或评判鞋的好坏要请教具有专门知识的鞋匠,为什么治理国家和评判政治的好坏却不去请教具有专门政治知识的人,而去请教只具有制鞋、做马具等手艺的人,甚至并无任何专门知识可言的人呢?”这表明苏格拉底
A.反对直接的民主 | B.反对手工艺人参与国家政治 |
C.反对问政于民 | D.反对当时评判政治好坏的标准 |
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
A.“仁” | B.“心外无物” |
C.“理” | D.“格物致知” |
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 ②意图是规劝皇帝要行仁政
③带有浓厚迷信思想 ④为维护君主的统治服务。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说:“(秦朝)在证明法家思想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的灭亡)也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这个“正确的思想”是指
A.“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
B.“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论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表明孔子治理国家的理念是
A.维护周礼 | B.实行仁政 |
C.强调教化 | D.为政以德 |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的话表明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出发点是
A.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 |
B.争取在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劳务和资本流通 |
C.密切西欧各国间的关系,维护欧洲安全 |
D.建立与美国平等的伙伴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