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分,每空2分)小明同学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当水温为90℃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l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温度/℃ |
90 |
92 |
|
96 |
98 |
98 |
98 |
98 |
(1)在记录第三次数据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温度计读数为 。
(2)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中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3)由图线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在交流时,发现各自测出的水的沸点大都不是100℃,可能原因是 (写出一点)。
在“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石蜡的质量,先在天平左盘放石蜡块,右盘放合适的砝码,并通过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此时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蜡块的质量是 g;测量蜡块体积的过程如图乙所示,蜡块的体积是 cm3;计算得到石蜡的密度是 kg/m3.
学习“电动机”内容时,老师用图实验装置演示“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力的方向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后,同学们自然想到力既有方向又有大小.那么磁场对通电导线作用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以下是小丽、小李与小明的猜想:
小丽猜想:“可能跟磁铁的磁性强弱有关.”
小李猜想:“可能跟导线AB在磁场中的位置有关.”
小明猜想:“可能跟通过导线AB的电流大小有关.”
请你根据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帮助小明设计实验来验证他的猜想,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
为了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小明连接图所示电路.(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
(1)同组的小丽给他补接了一根导线使电路完整,请你将这根导线画出来.(导线不能交叉)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移到滑动变阻器的 (选填“A”或“B”)端.
(3)小明利用连接完整的电路测小灯泡的电阻.已经记录三组数据如下表,通过计算得出表格中甲的电阻是 Ω.(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4)小明处理完数据后发现,三次测得的灯丝阻值相差较大,其他同学在实验中也发现相同的情况,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实验次数 |
1 |
2 |
3 |
电压/V |
2.0 |
3.5 |
3.8 |
电流/A |
0.28 |
0.30 |
0.31 |
电阻/Ω |
10.71 |
甲 |
12.26 |
灯泡亮度 |
暗 |
较亮 |
亮 |
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
(1)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图中的蜡烛向 (选填“上”或“下”)调.
(2)小明调整好蜡烛的高度后,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了在光屏上找到烛焰清晰的倒立、放大的实像,小明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3)凸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小明将蜡烛移到光具座上10cm刻线处移动光屏可以再次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烧瓶中铜丝电阻小于镍铬合金丝电阻.
(1)实验中两金属丝产生热量的多少是通过观察 反映出来的.
(2)为了便于比较两种电阻丝通过电流后产生热量的多少,A、B两烧瓶中需装入初温相同、质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的同种液体.
(3)为了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明显的实验效果,选用煤油而不用水的主要理由是 .
A.煤油有颜色便于观察 B.煤油的密度比较小
C.煤油的比热容比较小 D.煤油的热值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