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铜锌合金制成的假金元宝欺骗行人的事件屡有发生。下列不易区分真伪的方法是
A.在空气中加热 | B.放入硝酸中 | C.放入盐酸中 | D.观察外观 |
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直径介于10-9 m~10-7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
B.电泳现象可以证明胶体属于电解质 |
C.用聚光手电筒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不相同 |
D.将Fe(OH)3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发现均不能通过滤纸 |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少量金属钠保存在四氯化碳中 |
B.存放浓硝酸时,使用带橡胶塞的棕色试剂瓶 |
C.将金属钠投入到足量CuSO4溶液中,静置后溶液质量增加 |
D.容量瓶、分液漏斗使用前都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
电解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槽内装有KI及淀粉溶液,中间用阴离子交换膜隔开。在一定的电压下通电,发现左侧溶液变蓝色,一段时间后,蓝色逐渐变浅。已知:3I2+6OH-=IO+5I-+3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右侧发生的电极反应式:2H2O+2e-=H2↑+2OH- |
B.电解结束时,右侧溶液中含有IO3- |
C.电解槽内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KI+3H2O![]() |
D.如果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内发生的总化学反应不变 |
用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整个过程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与产生气体总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气体体积均在相同状况下测定)。欲使溶液恢复到起始状态,可向溶液中加入( )
A.0.15 mol CuO | B.0.1 mol CuCO3 |
C.0.075mol Cu(OH)2 | D.0.05 mol Cu2(OH)2CO3 |
有一种锂电池,用金属锂和石墨作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是由四氯铝锂溶解在亚硫酰氯(SOCl2)中形成,电池的总反应式为8Li+3SOCl2=6LiCl+Li2SO3+2S,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该电池电解CuCl2溶液产生2.24LCl2时,有0.2mol电子转移 |
B.金属锂作电池的负极,石墨作电池的正极,加入硫酸可提高电解质的导电性 |
C.电池工作(放电)过程中,SOCl2被还原为Li2SO3 |
D.电池工作过程中,负极消耗的锂与正极生成的硫质量之比为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