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针对文化的多样性指出: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请运用文化多样性知识分析这一观点所包含的文化生活道理。
有人说,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已不是地里的农作物,也不再是工厂里制造的产品,而是批量生产的流行文化——电影、电视节目、音乐、书籍和电脑软件。面对美国文化的大举入侵,许多国家忧心忡忡,小国弱国对强势文化的扩张无能为力。而有一定实力的国家,则以不同的方式捍卫自己的文化,如法国举起了捍卫法语文化的旗帜。
(1)联系当前国际竞争的形势,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2)面对这种形势,我国应如何应对?
《烈女传》载“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之家原在一处坟墓附近,年幼的孟子常嬉戏于坟墓之间。其母感到此地不利于孟子的成长,便搬迁到市场附近居住。此时,孟子又常常模仿商人玩耍游戏。于是孟母毅然再次搬家,迁居一家书院旁边。从此,孟子整日模仿儒生的学习和礼仪动作。孟母感到此处是最为理想的住地,因而定居该处。后来,孟子在书院教育、孟母教育、自己苦学与环境的影响下,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尊为“亚圣”。
请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孟母三迁”的理论依据。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2~2012年我国政府收入、企业收入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政府收入 |
企业收入 |
居民收入 |
|
2002年 |
17.9% |
20% |
62.1% |
2008年 |
21.4% |
21.5% |
57.1% |
2012年 |
24.25% |
23.4% |
52.35% |
注: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大约为65%。
材料二 2013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发布。就《决定》中对于收入分配的影响,有专家作出以下评论:决定延续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方向,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促进共同富裕,逐步形成合理有序的橄榄型分配格局,有利于未来不同阶层消费需求的平衡增长。对于收入分配的改革,有网友指出:调整收入分配是应该的,一定要务实!但我认为首先需要解决的是高收入人群的税收问题,只有先解决税收问题,才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1)概括材料一所蕴含的经济信息。(4分)
(2)请运用“收入与分配”的有关知识,对“只有先解决税收问题,才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观点进行评析。(10分)
近年来,我国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相继出现用工短缺。究其原因,主要是中西部地区迅速发展、东部企业利润下滑、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观念转变和维权意识增强等。
(1)根据上图,将材料中与图中字母所对应的内容填写在答题纸上。(4分)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如何解决东部地区的“用工荒”问题。(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