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
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并且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主要因素在于
①思想体系根据时代的需要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②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③成为世界性宗教而得到了广泛传播
④封建官办教育对儒家思想的大力传播
A.①②④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④ |
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
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这一评价( )
A.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 |
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
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 |
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 |
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
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
某思想家在20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
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 |
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
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 |
下图是一幅驳斥清末“民智未开”观点的漫画。它试图传达的观念是( )
A.反满兴汉 | B.官逼民反 | C.政治民主 | D.暴力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