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政府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过学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
| A.革命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
| B.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亚洲最西化的国家 |
| C.民国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
| D.临时政府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架构 |
1925年,时任黄埔军校长的蒋介石发表演说:“‘节制资本,平均地权’,明白地说,就是打倒资本家,反对大地主。这明明白白是为无产阶级而奋斗的……只是因为民生两个字足以代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解决人类生活,谋求社会生存的要义,所以我们叫他做民生主义,而不再分为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这说明( )
| A.国民党右派极力伪装革命 | B.国共两党经济纲领基本一致 |
| C.国共两党的社会基础趋同 | D.国共合作有共同的思想基础 |
决定下表中企业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1875—1884年洋务派创办煤矿企业状况
| 企业名称 |
开办年份 |
停办年份及原因 |
创办人 |
| 直隶磁州煤矿 |
1875 |
1883 退股 |
李鸿章 |
| 湖北兴国煤矿 |
1875 |
1879 经费无着 |
盛宣怀 |
| 台湾基隆煤矿 |
1876 |
1892 亏损 |
沈葆桢 |
| 直隶开平爆矿 |
1873 |
李鸿章 |
|
| 徐州利国驿煤铁矿 |
1882 |
1886 亏损 |
胡思燮 |
A.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B.自然经济的抵抗
C.封建官商合办的经营方式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学者赵轶峰在《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指出:“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o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其意在说明黄宗羲的思想( )
| A.没有突破儒家理论 | B.堪称近代制度典范 |
| C.具有近代思想色彩 | D.有违儒家民本精神 |
秦朝律文明确规定:“盗徙封,赎耐。”秦简《法律答问》还解释道:“可(何)如为‘封’?‘封’即田千佰。顷半(畔)‘封’殹(也),且非是?而盗徙之,赎耐,可(何)重也?是,不重。”“封”,就是田间的阡陌、顷畔的地界。“耐”,古时的一种刑罚,即判处剃去须鬓。据此可知秦律的作用是( )
| A.保证徭役和兵役征发 | B.保证田租赋税的收缴 |
| C.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 | D.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
《春秋》中有一段记载,提及公元前651年,周王力不能及,齐侯乃召集有关诸侯在葵丘互相盟誓:不得修筑有碍邻国的水利,不在天灾时阻碍谷米的流通。约三百五十年后,孟子又提及葵丘之盟,可是他表示不满:盟誓自盟誓,会后各国仍自行其是。据此可以推论出( )
| A.周王室的中枢权力不可取代 | B.孟子主张中央集权 |
| C.诸侯国对农业重视不够 | D.霸主齐侯并无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