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奋斗的目标之一。回答10〜13題。
洋务派的中央代表奕訢曾说:“中国所当学者,固不止轮船、枪炮,即以轮船枪炮而论,雇买以应其用,计虽便而法终在(洋)人;讲究以彻其原,法既明而用将在我。”材料中奕訢的主张是

A.兴办洋务需培养实用科技人才 B.筹划海防以强大清朝国防
C.引进外国技术但不用外国专家 D.学习西方的民主法制建设

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将弹劾李鸿章的奏章拿给他看,说:“有人谗尔为康党(即维新派)!”李鸿章回答:“臣实是康党。……六部诚可废,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材料反映出李鸿章

A.已转化为维新派代表人物 B.主张废除三省六部
C.已经与慈禧太后分道扬镳 D.主张进行社会改革

学者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它是一条分界线。”作者认为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主要理由是辛亥革命

A.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 B.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
C.实现了生活上的移风易俗 D.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学术觉悟、政治觉悟和伦理觉悟三个阶段。“伦理觉悟”这个阶段的实践活动是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交通工具对生活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戊戌变法的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古希腊智者学派什么理论的出现,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 ()

A.水是万物的本原 B.感觉即知识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知识即美德

明清时期,江南部分地区城市手工业.商业发展较快,如松江的棉纺业发达.景德镇的陶瓷业发达.佛山的冶铁业发达.汉口的长江商品转运码头较繁忙。与这些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

A.强调人欲的合理性 B.批判君主专制
C.主张“经世致用” D.提出“工商皆本”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汉宣帝(西汉第十位皇帝)曾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用德教,用周政乎?”这表明汉代统治者的主张是()

A.以道家无为而治为指导思想 B.以兼爱非攻尚贤为治国理念
C.推崇理学扶为官方统治哲学 D.权势法制与伦理劝导相结合

人从哪里来?自然界为什么有变幻莫测的无穷力量?古人无从知道,他们寄托于神,于是对神的敬畏和崇拜成为人类社会早期共有的现象。下列思想主张不属于谈论神与人的关系的是

A.智者学派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
B.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
C.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D.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